非營利事業與營利事業
皆為滿足社會需求的一種選擇
非「可衡量的事情,才算數」
亦非「不可衡量的事情,就不算數」
非營利事業的活力 即文明社會的指標
——政大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召集人 黃秉德
[我們的願景]透過科際整合與學習,強化非營利事業領導人之管理知能,促進台灣公民社會之實踐。
[特色與目的]全國唯一結合社會科學與管理科學之非營利組織高階管理學程。
全台最具規模之非營利事業領導人學習社群。
希冀透過跨領域理論之學習,強化非營利事業高階管理者之核心知能。
[課程簡介]在全球化趨勢下,隨著公民社會觀念的普及,非營利組織對社會發展及公共資源運用之影響力已與日遽增。而另一方面,也因非營利組織之蓬勃發展,促使外界出現對非營利組織管理面的要求。
根據哈佛大學商學院2004年6月統計資料顯示,81%的哈佛MBA校友用不同形式投入社會部門;57%的MBA校友成為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的一員,顯見管理領域在非營利組織觀念與實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為強化國內非營利事業專業經理人的經營管理能力,回應社會變遷的挑戰,及其對社會責信之實踐,政大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於2002年特別設立非營利事業管理組。
非營利事業管理組課程由對非營利組織有長期研究及實務經驗的教授共同規劃而成,結合商學院、社科院及法學院的專業與師資,為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及發展,設計出符合其特定需求之模組化課程。期望透過跨領域之微觀與鉅觀理論基礎,建構符合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理論與實務典範。
本課程特別重視跨部門知識的交流與整合,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應用,在課程教學的方向及重點有:
1.強化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的核心知能。
2.依據非營利事業之特質,建構符合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理論與實務典範。
3.結合理論與實務,重視個案教學與小組討論,藉由跨學院與跨領域的課程與師資,滿足從業人員的不同需求。
4.提供學員與企業經營管理專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非營利事業的發展。
5.提供學員與企業經營管理專業的交流機會,增進彼此的溝通與相互學習。
6.透過跨國合作開課擴大學員國際視野,促進與國際非營利組織的連結。
非「可衡量的事情,才算數」
亦非「不可衡量的事情,就不算數」
非營利事業的活力 即文明社會的指標
——政大EMBA非營利事業管理組召集人 黃秉德
[我們的願景]透過科際整合與學習,強化非營利事業領導人之管理知能,促進台灣公民社會之實踐。
[特色與目的]全國唯一結合社會科學與管理科學之非營利組織高階管理學程。
全台最具規模之非營利事業領導人學習社群。
希冀透過跨領域理論之學習,強化非營利事業高階管理者之核心知能。
[課程簡介]在全球化趨勢下,隨著公民社會觀念的普及,非營利組織對社會發展及公共資源運用之影響力已與日遽增。而另一方面,也因非營利組織之蓬勃發展,促使外界出現對非營利組織管理面的要求。
根據哈佛大學商學院2004年6月統計資料顯示,81%的哈佛MBA校友用不同形式投入社會部門;57%的MBA校友成為非營利組織董事會的一員,顯見管理領域在非營利組織觀念與實踐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為強化國內非營利事業專業經理人的經營管理能力,回應社會變遷的挑戰,及其對社會責信之實踐,政大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於2002年特別設立非營利事業管理組。
非營利事業管理組課程由對非營利組織有長期研究及實務經驗的教授共同規劃而成,結合商學院、社科院及法學院的專業與師資,為非營利組織的管理及發展,設計出符合其特定需求之模組化課程。期望透過跨領域之微觀與鉅觀理論基礎,建構符合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理論與實務典範。
本課程特別重視跨部門知識的交流與整合,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應用,在課程教學的方向及重點有:
1.強化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的核心知能。
2.依據非營利事業之特質,建構符合非營利組織的管理理論與實務典範。
3.結合理論與實務,重視個案教學與小組討論,藉由跨學院與跨領域的課程與師資,滿足從業人員的不同需求。
4.提供學員與企業經營管理專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非營利事業的發展。
5.提供學員與企業經營管理專業的交流機會,增進彼此的溝通與相互學習。
6.透過跨國合作開課擴大學員國際視野,促進與國際非營利組織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