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動人的生命詩篇:《自由寫手的故事》及《街頭日記》

【專欄/發現幸福】主筆/快樂鳥

孔老夫子說:「有教無類。」在教育現場實踐的可能性有多大?艾琳‧古薇爾老師的兩本書《街頭日記》及《自由寫手的故事》證明了「儒子不可教也」,並非學生資質不夠,而是老師沒有找到好的、對的方法。

重視每一個個體

學校是學習的場域,而學習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在當學生時,鮮少在腦海中縈繞,通常學習只為了一階階的升學考試,對資優生而言像是理所當然的出路與目標,學科考試成績優先於其他人格特質之前,孩子總容易因為成績好而備受呵護、疼愛,成績不佳就被貼上「壞學生」的標籤。##ReadMore##

美國是個族群大熔爐,美裔、拉丁裔、非裔、亞裔……,教育制度看似「公平」接納了多元的孩子,但對於成績落後或是弱勢家庭的孩子來說,不受重視或是冷漠的教育方式,僅剩政府「義務」,但孩子的「權利」誰在乎?

白人教師艾琳‧古薇爾老師,第一天實習即面對來自中下階層家庭、在街頭逞兇鬥狠、各種膚色的學生,全然不知所措,甚至用心準備的講義學生完全不屑一顧,散落滿地或被折成紙飛機,然而她沒有放棄,不想依循著「規矩」,視孩子為教室裡的「客人」,每天只是安安然然的上下課。

她開始無所不用其極地藉由美式足球、饒舌歌手……等話題,拉回學生注目的眼光,而一張學生隨手塗鴉的諷刺畫、納粹大屠殺的歷史,開啟了與學生對話的起點,書籍《安妮的日記》、電影《辛德勒名單》,藉由引導學生寫日記,成功地凝聚起全班的學習力,讓他們成為懂得尊重生命、勇於實踐夢想的青年。

教育,是為了孩子而存在;教育,是在乎成長而非成績。從《自由寫手的故事Teach With Your Heart》一書中,看到艾琳‧古薇爾老師在教育上的熱情與創意,《街頭日記The Freedom Writers Diary》書籍與電影,看到的是教育的真諦,看到的是一篇篇生命的詩篇。

閱讀與寫作的力量

我一直覺得孩子都想要叛逆。了解這種叛逆的本質後,我便鼓勵自由寫手以筆作為革命的方式。透過寫作,他們發現彼此擁有共同的身分,藉此團結在一起,彼此相連,不再與世界隔離。
——節錄自《街頭日記》

自己算是個「雜食性」閱讀者,各類的書籍都讀,因此當就讀國中的表弟,要我推薦書籍之時,突然間,卻不知該如何著手?問了問身旁朋友,國中時他們都讀些什麼書?雖然大家口味不一、形式不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喜歡讀的都是與自己生命經驗息息相關。突然間,茅塞頓開,這不就是艾琳‧古薇爾老師能夠成功引導學生投入閱讀及寫作的關鍵要素。

艾琳‧古薇爾老師沒有堅守制式的教材,傳統的授課方式,反而竭盡所能扮演各種角色、設計不同遊戲,讓學生真正的走入書中,與作者或是主角產生共鳴。其自費購買《麥田捕手》送給學生,終於獲得學生這樣的回報,「他們不曉得有人筆下的人物竟然和他們自己那麼的神似。……學生對霍登感同身受,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曾經被老師放棄、被視為廢物或被當成適應不良的學生。」

閱讀,從觀看生命開始;寫作,亦是從記錄生命開始。《街頭日記》一書及電影,是來自加州長堤威爾森高中二○三教室裡發生的故事,一篇篇的日記令人感動的並非華麗的詞藻,而是日記主人真實的生命故事。他們並不期待高中能夠畢業,更沒有上大學的夢想,因為街頭暴力讓他們連「活下來」都是奢望;種族歧視、家庭暴力、性侵遺棄……,這些原本深藏內心說不出的祕密,在為同儕編輯日記過程中,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有了相互取暖、牽手前進的力量。

「我發現生命中的啟發來自負面或正面的事件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去從中學習並向前邁進。二、三十年後,當我們達到世界和平,成功消弭種族歧視與偏執後,世界將會記得自由寫手履行了他們的承諾。」
——日記139:發表畢業感言《街頭日記》

做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南美流傳著一個故事:話說有一天森林發生大火,動物們爭相走避,唯獨蜂鳥來來回回森林與湖泊之間,用牠那細細的鳥喙盛水,想要撲滅熊熊烈火;動物們看到之後,都笑牠不自量力,那一點點水哪能產生什麼作用,牠所做的事一點意義也沒有。蜂鳥雖然受到眾人訕笑,卻不曾放棄,牠說:「我只是在做我可以做的事情,或許一生當中都盡是白費氣力的事情,但至少我努力過了!」

或許,艾琳‧古薇爾老師亦如蜂鳥般傻氣,無視旁人的冷眼,盡其所能的教導學生閱讀與寫作,完成別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校外教學任務,因此扭轉了一群桀驁不馴高中生的宿命,成為他們生命中的天使。

細數過往,生命中一定也曾因著某位老師、同學、家人、同事……,有了改變。不僅要感謝生命中的貴人,我們也能成為改變他人生命的樞紐,一點點善意、一點點付出,或許在無形中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不在於能力,而在於願不願意付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