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我們》

【專欄/Wedia微火觀點】主筆/楊大舒

猶記得大約是一年多前收到了一封沒有署名的轉寄信,信的內容大抵談的是外籍勞工在台灣的遭遇與生命故事。那時,印象最深刻也令我震撼的,是「孩子,不可不記得,他們也是人」的意念。爾後,高捷泰勞事件在新聞媒體上吵得沸沸揚揚,在台北的我,對於居住地發生的大事,卻反而感到朦朧且不真實;偶爾望見出現在報紙版面的外籍移工與配偶,訴說的若不是受虐的悲情、就是騙錢的無情無義,抑或是「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不免納悶,到底這一批外籍移工、配偶,是什麼樣的族群?有著什麼樣的故事?每次回家,幾次和媽媽於公園散步遇見坐輪椅的阿公或阿嬤,望著後面膚色略深的女子們,讓我生起一陣疑惑與不安。究竟,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他們?##ReadMore##

受這些問題困擾的同時,時間重疊,我也努力在不同的公益議題領域學習,甚至有了實際出國的體驗。有些問題因而得到解答,但更多的是,隨之湧來的自我質疑與審視。我發現,在短短一兩年間,志工服務乃至於國際志工成為一個可以炒作的議題,服務時數與經歷變成酷炫且必要的履歷資料,一窩蜂地,我們好像都陷入了一種前進非洲、前進東南亞的風潮,不確定這種現象是好是壞,但心中總隱隱地感到不對勁;而這困惑,在我重新看見了那些午後推著阿公阿嬤散步的外籍移工時,突然有了答案。

在那之中,總會發現不管在何地,他們的面孔與情緒似乎都是相似的:有點遲疑,甚至是些微生疏的。只有少數幾次吧,我看見他們聚集一起,才突然有了七嘴八舌、聊八卦般的充沛活力。

原來我的挑戰在於,我們把踏出島嶼才望見的,定義作國際;而踏進島嶼的,似乎是一種視而不見的隔離。我們似乎把國際劃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先進的、可取的歐美,另一類是需要幫助的、落後的東南亞,乃至於非洲地區。對我而言,這種心態是彆扭且可議的,如果我可以看得見住在菲律賓、印尼本地人們的困境,何以台灣本島的外籍移工就必須摒除於外?什麼是國際化?什麼是國際視野?對比國際志工行動最愛倡導的目標與口號,我忍不住問著自己。

今年暑假,終於乖乖的窩在家裡和媽媽作伴,不時被半催著一起到社區公園午後散步。是個微帶熱意的下午,躲在樹蔭底下,隨著搖椅前後擺盪,一時間也不需言語,媽媽與我就這樣靜靜的望著間或經過的人群,一來一往。也許是帶著孫子的阿嬤,也或許是推著輪椅、帶著阿公出來曬太陽的外籍移工。

「我每次看到她們,」媽媽突然開口,「我都會想著……」乍時,我有點驚慌,心想:「噢!她該不會說出這些外籍勞工都怎樣、怎樣之類的批評吧?」我暗暗地想著,若真如此,那我就要如何如何反應……。

「我在想,」媽媽說著,「要照顧一個人二十四小時,一定很累吧!」她若有所思。「完全沒自由,要一整天一直看著一個人,光是陪著也都會煩吧!」

不曉得要如何表達我當時受到的衝擊,只記得我吶吶的答道:「嗯……對啊,所以台灣的外籍移工制度有很多問題,比如說他們不能休假、還可能因為一些奇怪的理由被遣返之類的……。」

其實,根本用不著什麼理論、大談社會改革,或是優越的知識份子心態,其實只是這麼簡單的同理心與深刻的觀察,同樣身為「人」,有許多的感受與處境是不言自明且能彼此體諒的。而我,自以為是個資訊流通(至少相較於我媽媽)的大學生,又何嘗真的看得比較廣、比較遠呢?終究,也只不過是陷入自以為是的框架,陷入了喧騰激情的議題炒作,而遺忘了在心靈的最底層,我們都有柔軟、溫和眷顧彼此、望見彼此的那一面,而那往往是最彌足珍貴的——「人」的本質。

十月,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出書了,玉玲姐寫下了《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也再度撥動我記憶中的每幅畫面,我想起了一年前讀完email就一直忘不了的那句話、我想起了媽媽告訴我的話……,原來回歸到最單純的狀態,我們也真的就是「我們」,沒有他者與自我之間硬要切割的殘酷與荒謬,而是用溫柔的心意,就能包容且彼此好好凝望。

玉玲姐是個善於述說故事的人,在說故事的背後,我也看見了這些故事必然是用無數的生命經驗去鋪述交疊、有濃厚複雜的情感奠基交流的。因為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的《我們》,我想起了我自己的「我們」,而那是一道生命的軌跡,我媽媽的身影在前頭閃爍著。

註:在賴樹盛大哥的部落格中,透過他的推薦、整理與連結,才發現我一年多前讀的那篇文章,其實也就是玉玲姐寫的。想來真是巧妙的一件事。

延伸閱讀:
□文章〈親愛的小樹〉/顧玉玲
小樹,我一直覺得你有機會接觸這麼多勇敢又強壯的、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女人們,是多麼的幸運,我但願你未來在與人相處時,會因此學會比較寬的心胸、比較少的偏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