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桃米新故鄉 社區永續融入在地思維

【報導/NPO-EMBA平台記者林恆安】

桃米,曾經是一個人口嚴重外流的小山村,歷經九二一地震,居民對於重建毫無頭緒完全沒有方向,未來更看似一片渺茫。在11年後,桃米社區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生態村,以豐富的自然資源及人文風情著稱,而讓桃米社區脫胎換骨,展現如今風貌的幕後推手,即是擔起桃米社區重建重任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

肩頭披著毛巾的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在政治大學NPO-EMBA公益論壇中,娓娓述說基金會如何帶領桃米社區找到新的產業發展機制,並且持續推動社區營造工作;更重要的是,如何引進外部資源,且不斷增強學習能量,讓社區不僅自立且能永續發展。

長久以來桃米社區仰賴農業為生,原本經濟力已日漸衰退,人口外移嚴重,九二一地震更讓社區景況雪上加霜,村裡超過半數房屋倒塌,高達62%的受災率,一切都必須從零開始,找尋未來的可能性。

「社區營造是要持續性發展的,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一個可以讓社區永續生存的產業機制。為此我們開始進行社區資源調查,希望能找到桃米村未來發展的方向,經過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的調查,才發現原來桃米村的生態是如此豐富。」廖董事長感嘆的說。桃米村擁有23種蛙類、79種蜻蜓、450種鳥類等豐富多元的物種,再加上溪流、山巒、稻田、濕地等自然風光遍布,將桃米打造成生態村的想法遂成形。

然而,剛開始成立生態村的想法還是遭受居民的質疑。「這樣真的會有出路嗎?能靠青蛙賺錢嗎?居民還是會擔心生計問題。」廖董事長說,「但當村民開始接受各種培訓後,疑慮才慢慢轉為信心。」打造生態村之路,首先從生態解說員培訓開始,社區居民不僅要在教室內學習,認識當地的文史與自然環境,到了戶外更能辨認物種,嚴格的解說員認證考試,讓村民對自己家園認識更深,且對生態村的發展逐漸萌生信心。

除培訓生態解說員之外,更召集工程人才,成立「桃米自主營造團隊」,希望能發展獨特的空間營造工法。社區裡處處可見營造團隊的成果,巨大的竹編蜻蜓、竹拱橋、林間藤巷步道、中路坑濕地、桃米潭生態池,不同於冰冷的水泥建築,營造團隊堅持與大自然相呼應的理念,每個作品都是符合在地環境的生態工法。廖嘉展表示,「讓居民參與村落裡的空間營造,可以使空間擁有更多在地思維和文化脈絡,同時也節省了社會人力成本,還可以將社區資源整合,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經過一連串的規劃、培育訓練、試營運,生態村終於運作穩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宿也紛紛開張,另外在地文創商品像是拼布藝術、生態雕塑等也逐漸發展成熟,「生態導覽解說、傳統民宿、在地美食、文創產業等環環相扣,這種運作模式讓社區資源及力量緊密結合,最後成為獨特的桃米生態村。」廖嘉展表示,這種密切合作的運作模式,便是桃米生態村成功的關鍵。

一場日本阪神地震重建社區的參訪行程,促成了紙教堂的誕生。2008年新故鄉在桃米成立社區見學園區,將日本大阪鷹取的紙教堂移建至桃米村,希望延續紙教堂撫慰人心的力量,成為社區營造重要的交流平台。「最很特別的是,紙教堂是跨越宗教,任何宗教信仰都可以在此匯聚;我們希望紙教堂可以成為社區人才培訓、產業發展、區域性網絡連結的重要基地。」廖嘉展說。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在桃米社區可以自主經營後,便慢慢從協助工作退出,但仍然持續致力於南投地區社區營造工作。「面對新舊文化以及全球化的衝擊,台灣還有許多社區必須面臨價值觀及行為的轉化,進行社區重建、營造等工作,而我們希望可以和社區攜手合作,開啟更多人與社區的自我覺察與實踐的可能。」廖嘉展說。

廖嘉展說,從事報導文學寫作仍是他的期盼,但社區營造工作彷彿是他貼近台灣人的入口。從桃米起步,成立見學園區即是希望連結更多社區,協助更多社區建立屬於自己在地獨特的社區永續經營模式,人人都能擁有安身立命的新故鄉。

〉〉下期論壇
2010.10.07(四)19:30~21:30

司馬庫斯合作共生 點亮黑暗部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