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相信,潛藏在人內心中自是有一股善的力量;如何讓善的熱情發揮,加上專業的助益,即是自己不斷在追尋的方向!
第一次認識張振亞女士,是在中華民國社會事業發展協會創立週年的「公益伴行—創造倍數社會價值的公益投資計畫」研討會上(2007.05.26),對於她領導台灣嬌生公司協力彭婉如基金會共同發展「家事管理員專案」的過程,從協助婦女就業的目標為核心,但不論是「女人幫女人」,失業婦女協助職業婦女做家事的概念,或是將家事服務導入SOP,為解決婦女訓練過程中所需的「微型貸款」機制,在在都令人印象深刻。更令人讚嘆的是,此服務創造出上億「產值」(意指家事服務所創造的就業機會所衍生的總薪資所得)。
2011年9月政大NPO論壇邀請到剛退休的張振亞女士—Angela,分享她投入公益服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再次聆聽她一路走來的心得,真是一種享受!尤其她深刻了解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的差異,對於現場來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的提問,Angela總能點出問題關鍵,提出的見解更是一針見血。
Angela的分享,讓我看到幾個重點值得記錄並分享:
首先是「定位」,組織需要定位,個人/志工也需要定位。組織的「定位」牽涉到願景、業務範圍,更與組織的「核心能力」息息相關。這些年經濟變化劇烈,M型社會下常令許多NPO/NGO投入產業經營,期望協助服務對象開發就業機會,但因為事業經營牽涉到該產業的專業知能,而NPO/NGO的核心能力往往不在此,且經營產業的資源又多來自政府專案,目標擬定與考核欠缺市場競爭意識,再加上現金流量的管理不當,都容易致使專案失敗。
再者,Angela提到企業與NPO/NGO在組織結構上的基本差異,便是「利害關係人」的不同!企業由「股東/債權人」出資、透過「員工」的付出、「供應商」的配合,做好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讓「消費者」買單,達到提升「經濟價值」的目標;而NPO/NGO透過「政府部門」接到專案或「捐款人」的贊助取得營運資源,透過「工作夥伴」(經常是「社工」)或「志工」,提供「對象」相關服務,期望產生「社會價值」,讓對象獲得幸福的生活。
因為「利害關係人」的不同,組織的行為模式與考核重點便會有所不同。嬌生集團在與彭婉如基金會的「家事管理員」個案中,我們看到企業與NPO/NGO的互相信任,企業提供市場分析改善服務品質,並落實「召募」與「職業訓練」等企業思維,基金會則因為長期陪伴關係而能提供對「對象」的精準理解,讓企業與基金會的對話越趨專業,營運活動越趨合理,清楚「資源」來自何方,該有何等「價值」的產出,才能造就資源「善」的循環。
Angela從小在教會學校就學所養成的「社會服務」DNA,加上在外商公司多年的管理專業歷練,讓我們看到「專業」加「熱情」所發揮的乘數效果,期待台灣有更多的Angela!更多的專業志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