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重視三農:農民、農業、農村 邁向永續生活

【微火集/政大NPO-EMBA平台】

農民是食物的生產者,農業是整體的生產環境,農村是文化歷史的情境。「食物生產」不單只是經濟行為,更攸關著台灣的糧食安全、水資源調節與涵養地下水、環境與飲食的品質,更甚著維繫著自然景觀與歷史人文風貌。
糧食危機  關鍵時刻

聯合國人口基金會(UNFPA)正式宣佈,全球人口在20111031日突破70億人。聯合國祕書長潘基文日前表示,人口跨過七十億的重點非關數字,而是與人類生存狀況休戚相關:「七十億人口需要足夠的糧食和能源,良好的教育和就業機會,以及平安順利把子女撫養長大的自由。一個人想擁有的東西,都得乘上七十億倍。」
全球不斷攀升的人口,表示糧食的需求也持續成長,農業技術進步,產量看似趕上人口成長,然而節節攀升的油價、天災與歉收的頻仍,糧食危機已蠢蠢欲動。二○○八年春天,俄國與印度等十八個國家限制了糧食出口,幾乎完全中斷了國際穀物交易;而埃及等十三個國家則因缺糧而暴動與示威,數百人至數千人為此喪命。隨著糧價不斷高漲,各國採取各種限制出口措施,確保國家安全存糧,而台灣目前糧食自給率始終停留在31%左右,如再發生「糧食危機」,恐怕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糧食。(《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彭明輝著‧商周出版)

人口數不斷攀升,產量是否足以供給是一個問題;全球貿易化的農業,更涉及「能源」的有限性,隨著運送成本不斷攀升,偏賴糧食「進口」的國家,更加地危機重重。二○○八春天,石油價格漲到每桶一二○美元時,進口玉米在美國上船時每公斤五元,到台灣登陸時每公斤十一元,期中運費高達六元。台灣的飼料商因為無法負擔如此高的成本,所以改由大陸進口。當石油價格高漲,橫越太平洋的糧食貿易將不敷經濟效益,台、日、韓這些糧食自給率嚴重偏低的國家也將面臨如何養活自己的考驗。那時候,進口糧食的價格將高於台灣自行生產。問題是,經過二十年的廢耕與離農,台灣有農學院跟農夫嗎?(《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彭明輝著‧商周出版)


台灣的糧食生產真的足夠嗎?如果繼續放任土地休耕、廢耕,不種作物只是種豪華農舍,我們的未來碗中裝的是什麼?

農民的價值與光榮

根據統計,台灣農村人口340萬,佔總人口的15.1%。從事農活的人從1999年的77.6萬減少到2008年的53.5萬,在總就業人口中不足一成。台灣農民的平均年齡為63歲,年輕人不願從事農耕,即使留在農村,也非從事農業生產工作。

各國都看到農業世代斷層的危機,因此紛紛發起「歸農」政策,讓農村具備「農業生產力」,而非只是「居住地」。然而,「歸農」常被認為是都市人、知識分子的浪漫情懷,然而近年來許多人選擇「農耕」,不僅是謀生,更為了實踐一種永續的生活方式。

例如日本塩見直紀提出的「半農半X」的想法,一方面親手栽種稻米、蔬菜等農作物,以獲取安全的糧食(農);另一方面從事能夠發揮天賦特長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並且建立個人和社會的連結(X)。目的是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而回歸人類本質的平衡生活。

塩見直紀在《半農半X的生活:順從自然,實踐天賦》書中序言提到:

「半農半X」的誕生讓我的人生有了改變的可能。

德國詩人歌德曾經寫過一句話:「心靈出海航行時,新的語言將是乘風破浪的木筏。」出海航行需要新的語言及新的觀念。當務之急便是創造新觀念,改變舊意識、行為、生活方式與人生之道。

數年前,農山漁村文化協會所發行的「退休歸農」引起了巨大的回響,還有源自義大利的「慢食運動」新思潮、日本所推廣的「地產地消」觀念,全是滑向21世紀大海的木筏,為許多人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激發,也凝聚成一股打造新社會型態的力量。

「半農半X」將創造出永續可能、魅力無窮的多元社會,也是送給後代子孫作為人生賀禮的「付出文化」。在「各展所長的社會」當中,我相信人人都有可能以順從天意、永續型的簡單生活為基礎,活用天賦為社會貢獻;一面從事自己熱愛的工作,一面實踐個人的社會使命。「半農半X」這個新詞是我航行在21世紀的小小竹筏。我直覺地認為,或許有人正在某處等著這竹筏的經過呢。

921地震後,馮小非一群人在南投縣中寮鄉成立溪底遙學習農園,其最大的遠景就是希望找回台灣農民的光榮,因為長期以來農民未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和對待,但農民卻是代替大家看管土地、幫忙照顧土地、並藉由土地提供食物供養眾生的人,沒有了農民,人們該怎麼辦。找回農民的尊嚴和榮耀,農民才會善待自己、善待土地,種出健康的作物,最後受惠的終將是大家。

2000年,阿寶選擇上梨山,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她向農民租地,搭帳棚住了一年,過著沒有電的生活,白天辛勤做農,夜晚就點油燈照明,閱讀農業專書想在實做中學習這個領域的專業,用善待土地的方法耕作。《女農討山誌:一個女子與土地的深情記事》張老師文化出版。

在台灣,「穀東俱樂部」也引領大家對於農業的關注。賴青松自稱為「田間管理員」,為穀東們從事農務管理,〈青松的來時路〉一文,回首踏上田埂、採入土裡的歷程,從眾人詫異的目光,自然農法的挑戰,到穀東俱樂部的成型。「當自己在燦爛的七月陽光下,刈下第一把黃澄澄的稻穗時,老實說,那是種再踏實也不過的感覺,在穀東出資、參與部分勞動,而田間管理員負責農務綜合管理,這種穩定而互信的產銷制度下,自己唯一需要費心的,便是如何在老天的應允下,陪伴守護這幾甲地的稻田,能有個豐收的好年冬。如今雙腳踩在泥巴地裡,還經常會想起過世多年的阿公,還有他那句穩住全家慌亂心情的話:『咱家食飯無差加幾雙碗箸。』是他這句話安定了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也給了一個孩子千金難買的快樂童年。

直到今天自己踩在這條泥巴田埂上,才知道,是腳下的這片土地,給了他這般俯仰無畏的勇氣,同時,也給了自己生命的方向!」

不禁細想,當我們都在都市長大,靠著大賣場、便利商店、餐廳外食養大的一代,怎能感受農村的溫情、農村的美好,引動「歸農」的力量都已失去。

友善市集   拉近城鄉距離

台灣有許多小型農戶堅持健康、友善的耕作方式,透過「農民市集」的誕生,讓下游的消費端,看見上游生產端的存在。高雄旗美社區大學以農村社大為宗旨,遠赴日本觀摩後,號召學區內的農民,發起「農民市集」,雖然前後只有兩次,播撒下的種子已在社大與農運界萌芽,且在台灣各地遍地開花。

旗美社大思考著,如何找回「人味」的農業經濟型態;農業生產者不必為了追求量產,而大量施用農藥、化肥;城市消費者可以吃到安全的食物。研究與參考國外案例之下,有機耕作、地產地消、日本北海道「農民市集」的模式,或許是條可行之路,重新建構起農村生產者與城市消費者互信的關係。

二○○六年二月及六月旗美社大邀請遍布九鄉鎮的農家加入「農民市集」,販售自家種植的農作物,協助農家製作解說看板,鼓勵他們面對消費者。黃森蘭回憶說:「農民個性都非常害羞,缺乏自信心,在旗美社大的協助下,降低面對消費者的焦慮。一次性的市集對經濟收益或許幫助不大,但提升不少農民的自信心。」

農民市集雖然沒有持續舉辦,但農民市集的精神在台灣各地延燒。「來喔!大家趕緊來喔!新鮮、健康的蔬菜喔。」來自高雄縣各地的小農,每逢週六上午聚集在高雄市鳳山區的微風市集,販售著自己耕作的有機農產品。其中,有一半以上的農戶都曾經上過旗美社大開設的農業課程。來到小農市集,生產者可以面對面分享耕種理念及種植經驗,消費者看得見生產者的臉孔,每吃下一口都能說出一個故事。(截錄自〈學習‧蛻變——活化社區能量〉個案報導)

散布在各地的農民市集,集結了更多關心食物安全,關心土地的人,讓消費者的力量展現,捍衛吃的安全與未來

〉〉〉延伸閱讀:2009.05論壇紀錄〈從營生到公益,從市場到市集

創意行銷  為農業創商機

台灣農業生產下滑,更顯見在稻米的耕作面積與產量上。幸有許多人投入稻米的創意行銷,希望讓台灣米重拾新生命。如數十位稻農成立的「台灣稻農公司」,與PayEasy合作的「我的一畝田」專案,成功有效的與企業連結,藉由「契作」彼此承擔風險,也確保農民的收益。(參見2010.07論壇紀錄永續新平台:企業e起購社會得創新〉)

再者如花蓮玉里的農夫小劍劍,透過部落格的KUSO、搞笑,塑造新一代農夫的樣貌。另一個特別的案例即是李建德與程昀儀的「掌生穀粒」。這對夫妻原本在台北從事廣告業,有感於台灣的政治亂象,決定捲起袖子作些積極快樂的事。其鎖定高消費族群,寫上每一款米農人與土地的故事,自詡做一個「經營農業與文學價值信賴產業」。

程昀儀在《掌生穀粒》書中寫道:

「『掌生穀粒』是我要認真向台灣這塊土地致敬的途徑。這件事現在不動手做,我擔心六十歲的我恐怕更做不動。我更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企業都出走了,工廠都關門了……,那就讓土地與人恢復原本的關係吧。

我們敬愛大地,大地供養我們生命之所需。農民更精緻地種植,開始一點點收復被污染的環境。農業時代就農業時代嘛,有什麼好害羞的呢?步調慢,就慢慢活啊;慢慢地活,會活的比較久、比較過癮、比較有滋味吧?

溝通平台  讓農業更接近生活

三農議題絕非三言兩語即可道盡,因此長期關心台灣永續未來者,紛紛成立各種組織,讓大家更瞭解議題。如「綠色陣線協會」(http://www.gff.org.tw)、「台灣農村陣線」http://www.todei.org

2011年熱騰騰上線的「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http://www.newsmarket.com.tw),則以關心農業,以及善土地議題的社會企業出發。主要推動下面三項工作:
1)建立一個關注農業、食物與環境議題的網站,一方面聘請專職記者進行專題報導,同時也邀請各界作者,在此發表包含食物、耕作、農地保存、食育教育、綠能生活的文章,交換更多元的訊息。
2)主動進行農產品開發,提供給消費者健康的在地食物,也讓農村的經濟更活潑。
3)提供其他對友善土地有幫助的相關產品,讓消費成為改變的力量。

為好好生活、好好吃飯、好好讀書、好好工作的我們,掌聲鼓勵!

[PDF全文下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