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是「志」還是「工」?

【專欄/Wedia微火觀點】主筆/郭盈彣

近年來「公益」概念形成熱潮,許多非營利組織招募大量志工來協助組織的運作或是活動的推廣,而一般大眾也開始將當志工列入工作閒暇的選擇。這代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與提升,然而志工到底是一種人才還是人力?

何謂「志工」,「志」指的是志願性,代表志工心中都有一種理想與抱負,當他加入組織一起努力時,應當是抱有某種熱忱,只是,這樣的概念在組織中真的完全實踐了嗎?僅以自己擔任志工及管理志工的經驗分享一些心得。

以大學的「服務學習課程」來說,強調讓學生在服務中學習,也學習服務社會及人群。培養「利他」思維,確實有助於公民社會的推動,然而,當「服務」列為必修學分之後,許多學生只將服務學習課程視為「必修」,僅想完成學分,卻鮮少重視「服務」的部分,原先的「志工意識」似乎被學分所取代,志工的志願性也一同消失。這是課程的通病,在列為必修的前提下,即使毫無意願的學生也必須選課,導致課程效益無法達到預期,甚至也可能無法進一步孕育出學生參與公益的潛力。

不過,值得探討的是,「志工意識」應當如何培養及保持。一般來說,若是主動參與擔任志工,通常對該組織都有約略的了解,但開始服務之後,卻只是被動擔負基礎工作,有時原先的期待或目標反而漸漸模糊。

去年,擔任一場大型研討會中的工作人員,該場研討會招募了近一百位大學生志工,主辦單位也提供一系列志工訓練課程,並將志工分組、分工,一切看似完整無缺,但最後卻仍浮現一些問題,例如志工意識薄弱。其實,志工開始皆抱有自己的想法進入訓練,然而,課程進入中段時,彷彿迷失在資訊海當中,忘了自己的初衷,甚至最後從主動參與轉變為被動支配,於是研討會當天,許多人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擔負的工作為何?或許,可以視為流程推演不夠精細,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志工自主意識薄弱亦是另一個關鍵點。在缺乏自主意識之下,志工無法主動思考及判斷,最後導致流程不夠順暢。

不過,志工意識的培養除了志工本身可以努力之外,組織單位也尚有進步的空間。目前台灣的非營利組織就如企業一樣偏向中、小型,因此常需要仰賴志工來完成許多任務,舉凡推廣、倡議,甚至行政雜務。志工是很好運用的資源,但組織也應思考志工存在的意義,到底將志工視為人才,或者只是一種人力?若視為人才,就應該志工等同於「員工」,將任務(不管是甚麼)的宗旨、工作流程,甚至組織使命理念正確傳達,並且將權力適時下放,讓志工也能有主動思考、貢獻的機會;當然,如果只把志工當作一種人力,可能在無形中失去寶貴的志工資源。

志工已經成為一種流行,國際志工更是大受年輕學子歡迎。對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甚至有人提倡透過擔任志工找尋最真實的自己。但回到原點來看,志工所鞏固的是一種付出與接受的價值觀,當你付出了自己,你也同時接受了些甚麼。

服務並不是單方面的給予,而是一種雙方的交流。如果,志工只是一種「工」,是不是又太過可惜?若是可以將「志願」發展成「志業」,充分發揮志工的專長專才,且與組織的效益發展相輔相成,或許是志工管理想追求的理想境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