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國際投援助,弄曼創生機

【2011.07論壇】

褚士瑩(國際NGO組織顧問)

如果從今以後,能夠讓所有的計畫,發展出「自給自足」的力量,而不是為了同一個人、同一件事年年重複募款,公益的效益才能擴散。也就是說,在思考NPO工作時,不妨設法讓捐款只是一次性的,但一次性的捐款就要創造綿延、滾動的效益,形成自給自足的力量。若能構思自給自足的對策,我們定期定額的捐款,就不是幫助同一個社區十年,而是十年幫助十個社區。這樣一來,社區達成了自給自足,也在過程中訓練出許多創業者、經營者,有能力突破困局,為社區創造更大的生機。

另外一個更好的方式是「追求利潤」。以英國為例,NPO組織之下是可以成立私人公司的,這些公司與坊間一般企業可以直接競爭,因此它們的產品定價必須有競爭力,品質和服務也不能藉公益之名而打折,唯一不同的是,這些信託底下下設公司的盈餘,最後都回到信託,而不是回到個人。我們可以想一想,創造一個有盈餘、有市場競爭力的NPO,難道是一個錯誤嗎?這個模式是否真的不可以接受嗎?我認為,我們可以追求利潤,但不必追求利潤的極大化,重點是在追求利潤的過程,如果可以合理分配,讓所有參與在其中的人都能得到適當的報酬,是不是更能鼓勵大家願意做對的事?

第三個方式是進行「損益分析」。我們知道生命無法標價,但是在買保險時,不就是在為生命的價值,進行損益分析?換句話說,我們經常在運用一些企業管理方法,面對每一天的生活。NPO也一樣,不需要認為損益分析就會傷害公益的精神。是否可以用經營原則和效率概念,讓公益也能夠達到商業效率和效果?當然,我們更需要好好的思考,對NPO、社區或公益來說,「成功」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閱讀全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