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唐吉軻德之ㄙ】主筆/黃秉德
曾幾何時,台灣認同竟成為台灣社會的分裂因素,任何主張都牽涉挑釁他人的疑慮,整個社會似乎陷入集體的歇斯底里,這不得不讓人回想起九二一時,台灣人所展現的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
台灣第三大奇蹟
記得當時進入災區,所見滿目瘡痍、怵目驚心,但見各方人士不分省籍、身分、地位、職業、年齡、宗教、政治信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攜手進行災區的救援與重建。儘管整個社會彌漫著哀慟的氣氛,但卻有一股人道精神的暖流,把台灣人民的真誠牢牢地結合在一起。那時社會所展現出來的凝聚,讓我深深體會何謂台灣認同。我把當時台灣社會的蓬勃表現,列為繼經濟奇蹟、民主改革之後的第三大台灣奇蹟。雖逢災禍,台灣人卻因此激發出新的社會品質。##ReadMore##
至今,這股感動仍在延燒,透過許多個人與團體在台灣的山海平地城鄉、各個社會層面,默默地耕耘、改造台灣;甚至這樣的感動,也隨全球台灣人的腳步,逐步擴展至國際社會。這些社會動能透過民間組織來凝聚與成長,形成社會永續發展的原動力,也就是台灣經驗的第三大奇蹟:台灣民間的非營利組織。
社會文化創新的推手
自一九八○年代起,台灣民間組織開始蓬勃的發展,隨著經濟的成長與政治的解嚴,逐漸以正式非營利組織形式的基金會、協會、社團,到非正式工作室的出現。社會資源因經濟發展有相當的累積,加上政治開放的結果,讓人民有能力且有自由的空間,去關切公共議題的機會。不只是傳統以慈善或社會福利服務成立的組織,有顯著的成長,還有關切社會改革與社會教育為目的組織,亦相繼出現。九二一重建工作,促進了救援體系與社區發展組織的成長;近年來,政府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推動,也產生許多地方的文史工作室。台北市政府也在今年率先推動表演藝術團體登記為非營利組織。
近代在台灣社會發展中,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儼然於政府與企業外,扮演極重要角色。一反過去以政府主導的局面,從社會福利、教育改革、兒童青少年福利、兩性平等、老人照護到外籍新娘等重大社會議題,再從提供服務到推動立法,甚至成為近來許多公共服務與公共設施的公私合營的模式,莫不是由民間發動。一路走來,台灣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面貌,從社團、慈善公益的傳統功能,逐漸擴充成社會文化創新的推手。
非營利組織管理首重核心價值與理念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動力來自她的使命(宗旨)。使命是非營利組織核心價值之所在,提供公益形象與社會認同的基礎。衡量一個非營利組織價值,關鍵即在使命的貫徹。公益事業的資源籌募,也往往靠其使命的感召力與公信力;義工或捐款等資源的募集,都繫於非營利組織使命的感染力與公信力。所以,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與管理是非常重視核心價值與理念的經營,公益形象的營造、與組織文化的塑造的。因此,非營利組織領導人必須致力於使命與核心價值的認同管理,包括對外的理念行銷與對內的理念傳承。非營利組織若要能夠有效的反映社會需求,除了特定使命的認同管理外,還要透過創意與卓越執行力來落實。
非營利組織所從事的事業,本身就是政府與市場部門所無法提供的,所以從社會的觀點,非營利事業就是社會創新,在政府與企業之外、另一種滿足社會需求的模式。政府施政不及與缺乏投資意願的社會需求之處,即需要非營利事業的模式,有創意地將社會資源做有效地結合與運用。
非營利事業之盈餘不分配原則,反映出公共利益為其營運基礎的本質。基於公共利益的目的,非營利組織才能募集社會資源,志願精神(voluntarism)構成資源與知識在組織內外流通整合的共同平台。因為公共利益的使命與志願精神,使得非營利組織的感動力與公信力,很容易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政府與企業也逐漸發現,非營利組織的公益元素是可以協助他們擴大與人民、顧客及員工的人性介面,因此,公益行銷的概念,已經在已開發國家廣泛採用。台灣的外商,如花旗銀行、家樂福、DHL與本國的統一超商,都設有特定的機制執行公益行銷的政策,包括:提供資金給非營利組織的專案、捐贈物資、協助募款、直接參與公益活動、結合產品促銷的公益活動等。政府的福利政策也早已採公辦民營的方式,委託有社會公信力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提供福利服務,例如:身心障礙者的職訓、老人安養中心、遲緩兒的托育等,以及許多九二一災區的重建工作,都是透過非營利組織來執行的。
成功的要素:公信力與專業性
一個成功的非營利組織,通常須具備公信力與服務專業性兩項關鍵要素。透過行銷與媒體的經營,固然可達到一時的知名度,對於取得資源亦有一定的幫助。然而,因台灣對非營利組織的責信(accountability)的規範較為鬆弛,故在財務透明度、內部控管制度、業務成果的公開等,都仍待加強。因此,須有非營利組織的自律與自我揭露,方可提高其公信力。
不過,長期的公信力是需要專業執行力才能維持;而專業執行力需要透過自我要求與學習來形成的。非營利組織往往因為資源不易取得的關係,容易過度強調愛心與熱誠,而忽略工作方法與效率的追求。因此,當非營利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非營利組織間的競爭,將會要求組織效率的競爭,此時,專業執行力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事實上,非營利組織提供整個社會與個人極大的想像空間。政府與企業的創新,所產生的預期風險與代價,往往造成主其事者的猶豫與退縮;而非營利組織的使命感與公共利益,強調的是價值勝於價格,令許多人的個人使命感與自主性,能超越對政府與企業組織官僚的期待,讓他們願犧牲較優渥的薪資與工作環境,或在中年時的第二春,選擇投入非營利事業。
在華人的傳統裡,樂善好施是享有富裕資源者的美德。在現代社會,個人追求人生的意義,或是西方社會提供的社會參與之公民意識,都成為投入非營利事業的重要動力。這些美好的意識,彌補了政府與企業功能之不足,同時又賦予參與者豐富的意義感。無怪乎,國際上先進國家都會將非營利事業的發展,視為社會的文明指標。
曾幾何時,台灣認同竟成為台灣社會的分裂因素,任何主張都牽涉挑釁他人的疑慮,整個社會似乎陷入集體的歇斯底里,這不得不讓人回想起九二一時,台灣人所展現的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精神。
台灣第三大奇蹟
記得當時進入災區,所見滿目瘡痍、怵目驚心,但見各方人士不分省籍、身分、地位、職業、年齡、宗教、政治信仰,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攜手進行災區的救援與重建。儘管整個社會彌漫著哀慟的氣氛,但卻有一股人道精神的暖流,把台灣人民的真誠牢牢地結合在一起。那時社會所展現出來的凝聚,讓我深深體會何謂台灣認同。我把當時台灣社會的蓬勃表現,列為繼經濟奇蹟、民主改革之後的第三大台灣奇蹟。雖逢災禍,台灣人卻因此激發出新的社會品質。##ReadMore##
至今,這股感動仍在延燒,透過許多個人與團體在台灣的山海平地城鄉、各個社會層面,默默地耕耘、改造台灣;甚至這樣的感動,也隨全球台灣人的腳步,逐步擴展至國際社會。這些社會動能透過民間組織來凝聚與成長,形成社會永續發展的原動力,也就是台灣經驗的第三大奇蹟:台灣民間的非營利組織。
社會文化創新的推手
自一九八○年代起,台灣民間組織開始蓬勃的發展,隨著經濟的成長與政治的解嚴,逐漸以正式非營利組織形式的基金會、協會、社團,到非正式工作室的出現。社會資源因經濟發展有相當的累積,加上政治開放的結果,讓人民有能力且有自由的空間,去關切公共議題的機會。不只是傳統以慈善或社會福利服務成立的組織,有顯著的成長,還有關切社會改革與社會教育為目的組織,亦相繼出現。九二一重建工作,促進了救援體系與社區發展組織的成長;近年來,政府對於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推動,也產生許多地方的文史工作室。台北市政府也在今年率先推動表演藝術團體登記為非營利組織。
近代在台灣社會發展中,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儼然於政府與企業外,扮演極重要角色。一反過去以政府主導的局面,從社會福利、教育改革、兒童青少年福利、兩性平等、老人照護到外籍新娘等重大社會議題,再從提供服務到推動立法,甚至成為近來許多公共服務與公共設施的公私合營的模式,莫不是由民間發動。一路走來,台灣民間非營利組織的面貌,從社團、慈善公益的傳統功能,逐漸擴充成社會文化創新的推手。
非營利組織管理首重核心價值與理念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動力來自她的使命(宗旨)。使命是非營利組織核心價值之所在,提供公益形象與社會認同的基礎。衡量一個非營利組織價值,關鍵即在使命的貫徹。公益事業的資源籌募,也往往靠其使命的感召力與公信力;義工或捐款等資源的募集,都繫於非營利組織使命的感染力與公信力。所以,非營利組織的經營與管理是非常重視核心價值與理念的經營,公益形象的營造、與組織文化的塑造的。因此,非營利組織領導人必須致力於使命與核心價值的認同管理,包括對外的理念行銷與對內的理念傳承。非營利組織若要能夠有效的反映社會需求,除了特定使命的認同管理外,還要透過創意與卓越執行力來落實。
非營利組織所從事的事業,本身就是政府與市場部門所無法提供的,所以從社會的觀點,非營利事業就是社會創新,在政府與企業之外、另一種滿足社會需求的模式。政府施政不及與缺乏投資意願的社會需求之處,即需要非營利事業的模式,有創意地將社會資源做有效地結合與運用。
非營利事業之盈餘不分配原則,反映出公共利益為其營運基礎的本質。基於公共利益的目的,非營利組織才能募集社會資源,志願精神(voluntarism)構成資源與知識在組織內外流通整合的共同平台。因為公共利益的使命與志願精神,使得非營利組織的感動力與公信力,很容易為社會大眾所接受。
政府與企業也逐漸發現,非營利組織的公益元素是可以協助他們擴大與人民、顧客及員工的人性介面,因此,公益行銷的概念,已經在已開發國家廣泛採用。台灣的外商,如花旗銀行、家樂福、DHL與本國的統一超商,都設有特定的機制執行公益行銷的政策,包括:提供資金給非營利組織的專案、捐贈物資、協助募款、直接參與公益活動、結合產品促銷的公益活動等。政府的福利政策也早已採公辦民營的方式,委託有社會公信力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提供福利服務,例如:身心障礙者的職訓、老人安養中心、遲緩兒的托育等,以及許多九二一災區的重建工作,都是透過非營利組織來執行的。
成功的要素:公信力與專業性
一個成功的非營利組織,通常須具備公信力與服務專業性兩項關鍵要素。透過行銷與媒體的經營,固然可達到一時的知名度,對於取得資源亦有一定的幫助。然而,因台灣對非營利組織的責信(accountability)的規範較為鬆弛,故在財務透明度、內部控管制度、業務成果的公開等,都仍待加強。因此,須有非營利組織的自律與自我揭露,方可提高其公信力。
不過,長期的公信力是需要專業執行力才能維持;而專業執行力需要透過自我要求與學習來形成的。非營利組織往往因為資源不易取得的關係,容易過度強調愛心與熱誠,而忽略工作方法與效率的追求。因此,當非營利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非營利組織間的競爭,將會要求組織效率的競爭,此時,專業執行力就顯得格外的重要。
事實上,非營利組織提供整個社會與個人極大的想像空間。政府與企業的創新,所產生的預期風險與代價,往往造成主其事者的猶豫與退縮;而非營利組織的使命感與公共利益,強調的是價值勝於價格,令許多人的個人使命感與自主性,能超越對政府與企業組織官僚的期待,讓他們願犧牲較優渥的薪資與工作環境,或在中年時的第二春,選擇投入非營利事業。
在華人的傳統裡,樂善好施是享有富裕資源者的美德。在現代社會,個人追求人生的意義,或是西方社會提供的社會參與之公民意識,都成為投入非營利事業的重要動力。這些美好的意識,彌補了政府與企業功能之不足,同時又賦予參與者豐富的意義感。無怪乎,國際上先進國家都會將非營利事業的發展,視為社會的文明指標。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