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在「立山」與「黑部」

【專欄/世說心語】主筆/今心

如果有人告訴你,蓋水庫的路線可以成為旅遊景點,你會相信嗎?並且沿路需換乘六種交通工具方能通過,你會驚訝嗎?立山黑部的傳奇便是如此開始的。

立山連峰 浮在雲海中的壯觀山峰

「立山」,看過之後,真的會有雲上樂園的感覺,因為只要一到山上就會被展現在眼前的壯觀山峰景色所傾倒,既有險峻的高山地帶,又有開闊平緩的高原地帶,自然美景既雄偉又美麗,在夏天裡雖沒有春天的白雪皚皚、秋天的楓紅遍野,但仍有各種高山植物花卉競相開放,景色依然迷人,美不勝收,果然是國際級的山區渡假勝地。##ReadMore##

事實上「立山」是一座活火山,破火山口壁上有很多裂紋(重力斷層),安政5年(1858年)因跡津川斷層的活動,一度發生過估計M7.1震級的飛越地震,使得目前立山破火山口產生了大量的沙土,給常願寺川流域帶來了屢次的沙土災害。為了保護富山平原,100多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小心翼翼地從事防沙工程。

黑部水壩 日本第一高水壩

二次大戰後,日本經濟雖及時復甦,但也造成電力的嚴重不足,使得關西地方電力使用受到限制,為解決這項重大的民生問題,日本政府亟需興建新的水壩以支撐龐大的電力開發,黑部峽谷憑藉著水量大、落差大的天然條件受到青睞,遂於昭和31年展開「世紀大事業」般地開發,耗資513億日幣、動用1000萬人力,歷經7年的歲月,於昭和38年6月完工。可貴的是水壩的興建完全沒有破壞自然的美感,是結合大自然與現代科技的世紀工程,水壩高186公尺,堤長492公尺,是日本最大的拱型半圓水壩。

黑部水壩的興建可謂非常艱辛萬苦,興建期間除了一方面要解決火山地形岩盤險峻的考驗,一方面必須克服軟弱地層「破碎帶」內地下水滲出問題,開發當時一度認為不可能興建完成,曾有7個月陷入完全無法突破的苦境中,黑部水壩的興建在日本史上可算是一次知識和技術的大考驗,因而後來還被拍成電影《黑部的太陽》,紀錄當時開鑿的艱辛歷程。

如此美麗壯觀的山川美景真的值得大家細細品味,大自然造物的神奇絕非人類所能比擬,也因此當人類克服自然環境阻礙完成的工程才會彌足珍貴,令人津津樂道。但是人類必須懂得自己能力侷限,努力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方能造就傳奇。日本立山黑部讓我們看到日本人的努力,反觀我們如何對待擁有豐富多樣性物種與地質環境的台灣,每一位自稱「愛台灣」的人都要反躬自省:是否真正努力愛護這塊土地?

備註:立山黑部全程路線及所需交通工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