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為了什麼而存在

專欄/世說心語】主筆/今心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九月份一篇提及日本大老闆追求CSR(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時,大致可分為創造時空、社會貢獻、企業家精神、共生思想及獻身文明等五大典範,其中「企業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共生思想,最發人深省。

首先來看美國雷曼兄弟,其投資不動產類型的配置比例過高,包括次級房貸連動債、貸款銀行發行的債券、直接持有不動產以及不動產受益憑證,而其中次級房貸客戶由於禁不起利率上漲的壓力,拋售所持有之不動產,誘發全球不動產跟著下跌,不僅拖垮雷曼兄弟投資銀行的財務甚至倒閉,依附操作的避險基金繼而大幅虧損,接著AIG、美林、花旗銀行也紛紛虧損,造成股市大跌到就連美國政府都看傻了眼,布希總統急著希望眾議院通過一項經濟紓困案來解決當前美國經濟危機。##ReadMore##

不禁令人憶起,台灣雙卡風暴也是如此的產物,那就是企業家只為賺錢,拿著包裹著借錢便利的糖衣,騙取信用等級不佳或收入不穩定族群的惡行手法,最後的結果即是同歸於盡。

再者談到毒奶事件,當「植物性奶精粉」未被歸類成毒奶粉,物料進口商也不在問題名單中,但金車企業主動委託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針對其使用的原料、成品,進行檢驗,當確認八種即溶式產品含有三聚氰安胺時,金車企業立即同步通知衛生署、業者,處理封存、下架事宜,並召開記者會,第一時間站出來向社會大眾道歉。記者會上,除了內部員工,還找來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與律師見證。至今金車企業的商譽固然受到衝擊,但已獲得更珍貴的社會尊敬。

反觀連鎖賣場大潤發,兩天連續三次記者會,矢口否認有從大陸進口原料。殊不知桃園檢方及衛生單位在此同時,已經掌握其進貨及退貨證據。大潤發日前公布產品檢驗資料自清無毒,卻在之前的退貨動作露了餡,賠了企業形象,尤其是等到「清理乾淨」之後,再把商品送驗,對消費者而言已無意義。

上述案例帶給筆者深刻的啟示:企業的經營哲學與價值觀左右了企業面對危機處理態度與能力,因此,當大部分企業都把CSR歸納在與經營策略無關的慈善事業或環保活動上,或者將CSR視為聲譽管理的一環時,不妨花點時間自問「企業為了什麼而存在?」不問,一定會後悔。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