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孩子來看戲  踏上藝術的第一哩路

【公民新聞報導團/郭盈彣】

人生的音樂並不是在環境裡,並不是在事物裡,並不是在外表裡。乃是在你心裡。
~荒漠甘泉

如果人生的音樂是在心裡,那麼那段美妙的旋律又該從何而來?兩年來推動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李永豐,與發起人之一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吳靜吉博士,在秋高氣爽的10月來到政大NPO-EMBA論壇分享他們讓孩子接觸藝術的第一哩路。

當台灣政治紛紛擾擾之際,一群自稱「老」文藝人在2006年開始發動「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以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為基地,發願將藝術帶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將笑容重新掛回每個孩子的臉上。為避免不必要的紛爭,活動不向政府募款,而是希望透過民間的力量,喚起每個人對家鄉的關懷和參與。

「請孩子來看戲,是我們的推動工程的意義。」李永豐執行長說。他強調,不因偏遠、不因免費觀賞而便宜行事,至今走過133個鄉鎮,演出150場,每一場都比照在國家戲劇院的演出規格,每個小細節都不放過。去年在台北縣新莊市的演出,考量當地越南籍媽媽比較多,特別編製越南古典童話故事,亦邀請媽媽們上台表演傳統舞蹈。

只要鄉鎮的募款金額達到35萬元,紙風車劇團即開拔至當地演出,然而實際上每場演出紙風車文教基金會都要透支10多萬元以上,若再遇上颱風、下雨等突發狀況,損失更是慘重,9月週末假日接連而來的颱風可把他們害慘了!為了讓孩子的歡笑聲響徹全台,執行長李永豐不僅遊說身旁的朋友共襄盛舉,且馬不停蹄的募款、拜會,「昨天才剛參加一個募款餐會,這陣子我體會到喝酒對工作是有幫助的!」李永豐逗得台下聽眾哈哈大笑,但這番話的背後卻隱藏著許多辛酸與勞累。

演出人員無論晴天或雨天,從白天到夜晚跋山涉水,抱持著「哪裡有小朋友,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為理念,盼能帶給孩子們夢想與歡笑,而為節省住宿費用,演員們以遊覽車為家,卻甘之如飴。

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最令人感動的是,許多場次是來自民眾自發性的募款,戲稱已經中了紙風車巫婆毒的C.P.R.老師即是一例。她從彰化二林調職台北之前,為了送給孩子一份特別的禮物,穿著紙風車劇團的衣服、掛上識別證,到處募款。她說:「雖然一個人的力量不大,但我一直相信只要感染5個人,這5個人再感動5個人,聚沙成塔的力量最後一定可以完成些甚麼。」

吳靜吉博士則表示,台灣的藝術教育是為了教而教,是失敗的,暑假一趟法國考察,讓他深刻感受到「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重要性。《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一書中強調,全世界渴望的是具備「創意、美學、愛與關懷」特質的人才,而這些特質正需要依靠藝術來激發,「紙風車就是提供孩子一個接觸藝術的機會,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因為是演給孩子看就馬虎,不能騙孩子!」吳博士說道。

「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不僅是演出場次不斷攀升,聚集的人氣彷彿回到童年的廟會場景,因此也帶動更多創意計畫的加入,像是誠品移動圖書館行動書車陪孩子閱讀、與國語日報合作發動幫助孩子閱讀計畫杏林計畫讓各地醫生動起來、以及陽明海運贊助的319行動藝廊等,「期待有更多創意的點子與子計畫加入。」李永豐執行長說。 政治大學NPO-EMBA召集人黃秉德教授則認為,這個計畫溫暖且可貴的是,並非由大企業包辦一切,而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參與、表達對土地的關懷,「紙風車的藝術工程已經不只是散播藝術的種子,而是把台灣的善意帶到每個角落。」

【現在觀眾直擊篇】
張大魯攝情布拉格:吳靜吉博士說了一段話,讓我感觸很深。他說:在每一鄉鎮每一次的演出,都是專業的,舞台燈光都是。不因對方是小孩就隨便演演。吳靜吉博士說:不能騙小孩!至於李美國說的內容,我回想半天也想不出重點,有的只是~一再重複「幹XX」……

心靈角落:想到當初大家都覺得太瘋狂的希望工程,堅持到今天150場,看著演員趕路、搭台準備、賣力演出,以及孩童鄉親看戲的歡笑,淚,偷偷地滴了下來。

留言

匿名表示…
真是詳實的紀錄
我也分享了當天的心得在blog
http://www.wretch.cc/blog/SelenaThomas/2636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