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甸象圈工程搖動公益槓桿 大象牽小象一起成長

【報導/NPO-EMBA Blog】公民新聞報導團/楊舒婷

「上帝喜歡小規模的事物,且用愛來完成。」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引用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的話,說明基金會如何試圖以民間力量啟動效益槓桿,並且建立典範,而「象圈工程計畫」即是其中的一例。

春暖乍寒時節,政治大學NPO-EMBA舉辦的春季論壇偏鄉X-Power系列之三「社會力下鄉」,以「象圈工程:為特境家庭圈出希望」為題,在3月5日晚間聚集了來自企業、非營利組織等關心教育的人士,針對台灣偏鄉培力議題,進行熱烈討論。##ReadMore##

從2006年起,伊甸基金會運用議題管理、專案執行的長才,與《遠見》雜誌合作的「上學好難」專題,讓台灣民眾看見偏遠小學存廢的嚴峻課題;2007年,除了教育,更要處理民生問題,「快樂早餐計畫」應運而生;2008年,開始連結社區、在地組織,希望仿效象群的生態模式,以「大象牽小象」的概念實際培力在地社群。

黃琢嵩表示,故事應從2005年底說起。「基隆有三高:失業率高、離婚率高、自殺率高。」身為基隆人的黃琢嵩幽默地說。當時,他常去的教會來了一位新牧師,想好好照顧社區的孩子、改變社區。「大家可以相信嗎?牧師一年薪水不過20幾萬,但花在孩子身上的錢卻有250萬元之多。」能跨越這十多倍的差距,黃琢嵩認為就在於能夠找到問題核心,並不斷保持信心。同樣的概念套進伊甸基金會專案管理的原則,依然行得通,從「上學好難」、「快樂早餐」到「象圈工程計畫」,伊甸基金會逐步發掘教育面、民生面,甚至是社區產業整體發展的問題。

「上學好難」讓伊甸基金會進一步發現隔代教養、人口外移等社會、經濟結構問題,進而發現學校之外,孩子身心發展更應受到重視。快樂早餐計畫成功協助161個單位,共計3796人次。然而,補助早餐費用治標不治本,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力社區,重建社區產業。連結、培力社群的「象圈工程計畫」在去年74件申請案中通過其中29件,協助的學童人數共計1080名。

「苦難似乎是偏鄉地區必然承擔的生活樣態。」黃琢嵩說。他表示,要真正脫貧、解決偏鄉問題,除了要找到「對的人」承擔社區工作的責任,還要能有效結合社區資源。如何把社區產業像社會企業一樣連結起來並執行,是重要的事情。

計算花費成本,平均只要5000元就能幫助一個孩子安度一年。若以官方數據調查的16萬弱勢兒童為例,一年只要8億就能解決問題。「那麼,一年教育預算4,700多億的政府,到底是怎麼回事?」擔任與談人,亦欣企業董事長、也是前陽光基金會董事長的方慶榮提出疑問。其更進一步提出,「用過去的教育政策、教育行政觀念,在現在處理未來的問題,如何能行得通?如何有效影響政府,如何進行才能真正成功?成效如何被驗證、量化、指標化?」

回應提問,黃琢嵩依然秉持樂觀態度:「我們期待輻射效應。不景氣之下更不能放棄希望,更要建立他人可學習的典範。」

如果我們無法期待政府一開始就作「對」的事情,那麼就更該從民間出發、打造公民社會、累積公民力量,進而影響政府政策擬定、執行方向。個人與民間團體又該如何起步?政大NPO-EMBA召集人黃秉德作了結論:「投入專業、選擇自我擅長領域,並結伴同行。」

讓一顆小石頭激起湖泊的漣漪,讓每一次振翅都能引發更大的蝴蝶效應。

相關連結:
〈影音專訪〉象圈工程計畫: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