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食共耕 大安溪部落從傳統找到未來



【報導/NPO-EMBA Blog】公民新聞報導團/楊舒婷

「照顧、分享、學習─因為核心價值是對的,所以可以一直走下去,部落才是我的舞台。」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理事長林建治談起台中縣大安溪部落工作站,表示在921大地震後,他反而在災難中覓得轉機,在傷痛裡找到希望,找到一個可以停止城市流浪,重回部落懷抱的理由,共食、共耕、共同發展產業的部落廚房,從此萌芽。

政治大學NPO-EMBA與社區學習研究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第三季論壇「黃絲帶系列」,在陸續關懷老人、外籍配偶等議題後,最後一場以原住民角度切入,藉由部落廚房的案例,發想偏鄉地區如何運用創意,活絡產業與原鄉活力。泰雅族名為Suyan-kagi的林建治,以「原鄉共美味,部落展曙光」為題,於9月3日晚間,與大家分享十年的部落工作經驗,探討如何融合傳統觀念,建立符合現代的部落共同照顧機制;原促會產業執行委員楊慧萍也到場與談。##ReadMore##

謙稱自己沒有任何學術論述,林建治先從自己的求學背景談起。「在921大地震以前,我算是都市人,都在台北念大學、工作,一下子就過了18年。」但他坦言,從國小到國中,甚至後來考上輔仁大學,求學過程大多是受挫的。「都市人都是天才嗎?」他笑著描述當時的挫折與困惑,表示自己上了大學也「都在趕場」,跟不上同儕的學習進度與表現。

背負著部落族人,甚至殺豬慶祝的父親的期待,雖然大四那年決定離開校園的林建治「心情突然感覺輕鬆」,但原鄉的路卻回不去,只能在城市裡徘徊流離。

「透過921地震,我才找到理由回家。」他說,在那之前對gaga(泰雅族傳統信仰觀念)太薄弱,直到大災難降臨,才開始思考自己與周遭環境的關係,也才重新向部落學習,重拾共食、共耕,相互合作支持的理念,學習謙卑。「十年後,我才發現自己的潛力與信心。」林建治堅定地說著。

透過共食共作的精神,林建治與部落族人歷經多年磨合期,嘗試過蔬菜班、部落貨幣機制等方式,終於慢慢找到適合自己的路。現在部落廚房已建立一共食集團,有近300人參與;開放民眾認養的部落共同農場「市民農園」也成為一穩定收入來源。很快地,初秋10月大安溪部落也將推出農產品甜柿,希望透過這些產業盈餘,回饋部落照顧機制,常態供應老人送餐、青少年獎學金補助等費用。

擔任原促會產業執行委員,擔任創投公司財務經理的楊慧萍,如何看待這樣的產業模式?出人意表地,她說:「別急著帶些什麼上去,先從『分享』開始吧!」與原住民相遇的幾年歲月,她深深感受到有別於都市、一種近乎家鄉的概念,一種魂牽夢縈的存在。「如果我們把對方當朋友,那麼就先『學習』。」楊慧萍從一種截然不同的角度,談起大安溪部落工作站的模組與可能性,視「產業」為社區營造的平台。

林建治也從自己十多年「都市原住民」的經驗,深深體悟主流教育是讓人忘記部落、忘記原鄉的元兇。「創意來自生活;家穩定了,才有源源不絕的創意。」指出部落對族人不可切割之重要性。

主持人黃秉德也對此深感認同,認為部落廚房成功的關鍵,就在於找到引爆的立足點(tipping stone),「從傳統中啟動分享文化、建立共生機制,社區資源才能有更大作用」。

如果說「原鄉」標幟的不僅僅是族群之分,也是一種近乎鄉愁、對家鄉的渴望,在資本主義、高速競爭追求營利的社會中,什麼又稱作為「家」?信仰主流價值觀、接受主流教育的我們,是否陷入另一種自以為是的無知?在人類過於自信「人定勝天」、而受大自然反撲的時代,我們應該謙卑地向原住民學習智慧,如何與自然共存,不對抗,進而找到共榮的平衡點。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