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態社區

【整理/政大NPO-EMBA Blog】

地球是古老的,大自然也是。而在人類短短的幾千年歷史當中,大部分的時間人們都生存在大自然,與土地共生共存。然而,歷經工業革命、科學技術進步後的今天,社會變遷,文化結構崩毀,生態受到破壞,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根據聯合國〈2000年全球環境觀點〉報告,其結論明確指出「目前的發展方向無法永續,人類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不能坐以待斃」。面對永續發展危機,「生態社區」概念早已於1991年被提出,並在1998年正式列名於聯合國永續生活模範100個最佳實踐方式中。

所謂「生態社區」,為透過社區生態教育、資源調查規劃及保護、永續產業及精緻文化建設、綠色能源設計等行動,所建立的高支持但低環境衝擊社區。過去,生態社區為自然存在,如今則藉由人為創造,重新與地球生態連結,確保社區中所有生命體的永久福祉。這是一種選擇與承諾,更是人類對自身行為的省思。##ReadMore##

生態社區也是一種社區營造措施,以在地居民為核心,結合當地自然與人文資源,期望在「社會及社群」、「生態」、「文化與精神」皆達成永續目標。它提供成員深度的團體歸屬感,共享社區內資源,彼此尊重;自給自足,充分利用在地建材,將對大自然破壞降至最低。藉此,生態社區得以在保留地方多元文化的同時,也恢復土地與大自然的生命力及循環,加強彼此的相互依賴性。

作為解決永續危機的方法,生態社區代表的是能夠成功延續至未來的生活方式,其所蘊含的永續性及行動力,為人類立足21世紀朝永續前進的列車。

生態社區個案

〉〉〉卯澳社區
位於台北縣貢寮鄉福連村的「卯澳社區」為典型傳統漁村,鄰近特殊的海岸地形與寒暖流的交會,為此地帶來豐碩的漁產。然而80年代後,軍隊相繼撤出當地,漁產價格更受養殖漁業削弱,漁業因而逐漸沒落,進而加速年輕人口外流。

面對社區中的老老小小,長期輔導卯澳轉型的文史工作者林勝義仍懷抱信心,在挨家挨戶溝通社區營造遠景與想法之後,爭取公部門資源並以社區雇工購料方式,進行聚落內溪流生態、水質調查。其中,榕樹溪便是卯澳第一條以生態工法整治的野溪,由林勝義親自製作的施工圖,一筆一畫皆是傳統工藝與凱達格蘭祖先智慧的傳承。

在林勝義及社區居民多年努力之下,卯澳社區目前不僅保留在地傳統文化,更富含生物多樣性,其生態園區也結合社區產業,創造消費使經濟能夠獨立自主。當年的老社區與老人,如今已成為美麗景致中最明亮的活力。

〉〉〉白沙灣別墅社區
台北縣三芝鄉白沙灣是北海岸一片難得的白沙灘,藍天白雲加上蔚藍大海與細細白沙,使當地的白沙灣別墅社區成為休閒度假型社區,遊客有如候鳥般,來來去去,不曾停留。然而,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台灣女婿劉力學卻移民到這片海定居。

海邊的氣候多變,嚴冬與酷夏有如沙漠般讓人難受。然而,這一片蒼涼光禿在劉力學引入潛流水灌溉並努力植樹之後,數千棵木麻黃防風林已形成小型的濱海樹林,綿延數公里。懷抱建立臨海生態農村的他,陸續設立溫室種植有機蔬菜,使用廚餘堆肥生產有機肥;防風林中也闢建露營區,讓所有前來度假的人們都能親近這一片自然生態並學習。

白沙灣別墅社區更擁有全台首座社區焚化爐,劉力學一路帶領居民淨灘、垃圾分類回收,無法想像,汐止地區有六分之一的環保垃圾是他收走的,回收廚餘的觸角更從劍潭國小,擴展到北投、富基漁港等地。夢想與現實雖然總有差距,但劉力學心中仍有個美麗的福爾摩沙藍圖,畫出明亮樂觀的未來。

〉〉〉興仁社區
位於台北縣淡水鎮的興仁社區,依山傍水,景色秀麗,但原先豐富的生態物種,卻因為洲子灣陸續受到人為汙染及破壞,導致沙灘流失,物種數減少,洲子灣海水浴場的倒閉,更使得社區漸漸沒落。當時在聖約翰技術學院任教的盧明智,懷抱著對家鄉及海洋的關懷,從石滬開始,與社區居民一同開啟社區重建之路。

以自然工法來重建淡水石滬,只是盧明智和淡水興仁社區重建當地海洋生態的第一步。具有保護海岸線生態的石滬,不但能夠防潮截砂,減緩海岸流失,使潮間帶的海流趨緩,進而再現潮間帶生物鏈,更促進社區人文經濟活動。興仁社區效應,後逐漸跨大成為北海岸生態保育示範點,復甦各鄉鎮村里的生態復育意識。

而身為老師的盧明智,更發揮教育精神,結合社區與學校,帶領學生投入海岸石滬整治;配合生態調查、物種的介紹,製作光碟分送給北海岸三十五所中小學,向下扎根;他也在北海岸五十處據點設置生態看板,提供生態解說資訊也防範不肖人士危害生態。海洋生態也許還有許多問題待解決,但盧明智守護家園與海洋的愛,並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