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社大生態教育園區簡介

【整理/政大NPO-EMBA Blog】

曾經,一群熱心的社大講師在中正橋下灘岸,利用生態工法營造生態農場。一次次的推土整地及規畫試種,農場生態逐漸豐富,形成水泥叢林中的一片綠地,獲得2004年「福特保育暨環保」首獎,「構築溼地」總算成形。不料,這塊苦心經營的溼地後遭地主收回土地,工作夥伴們在屢次奔波勘查後,在公部門及社區居民一同努力下,將溼地移至福和橋下一處高灘地重新復育。

位於福和橋的高灘地常受風災、水災蹂躪,總讓好不容易整理好的溼地再度佈滿泥濘與礫石。幸好,懷抱夢想與熱情的工作團隊,憑著一股傻勁一再為溼地種下希望種子。##ReadMore##

佔地六千坪的生態教育園區,目前共有經濟作物區、莎草區、夢幻湖、許願池等十二個池區,兼具保育、涵養水源及觀光教育功能。其中,園區不定期舉辦生態導覽、溼地體驗活動,以及生態營造員、解說員的培訓,跨領域、跨社團凝聚社區力量。

此外,人工溼地以家庭汙水施肥,汙水流經大小池子後,汙染物即被微生物群分解成養分,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當汙水排到新店溪時已大大降低對河川的殺傷力。

作為寸土寸金的永和生態之窗,園區內高度的生物多樣性,反映了工作團隊的成功。構築人工溼地,即透過模擬大自然,將受到人類破壞的棲息環境還給土地,並在此豐富的自然環境當中,重新省思人類與自然、土地的關係,向大地學習。

2005年底,紀錄新店溪左岸溼地構築故事的《當青蛙來敲門》出版成書;2006年春季,園區則號召一千位台北縣居民共同打造新店溪畔的蝴蝶園區。目前,經營團隊在陳超仁老師的協助下,成立生態教育園區工作隊,進行各種生態種籽培訓與導覽服務,並由水噹噹大地關懷社負責棲地的維護管理。

〉〉〉相關連結:
永和社大生態教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