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欣見台灣社會企業家~「喜願行」施總兼


【專欄/善耘隨筆】主筆/Annie Yang

記得今年二月接到了電信公司的VIP生日祝賀禮「喜願全麥麵條」,由於需至門市領取,兌換券便一直被我擱著,沒有特別在意它,直到聽完四月份NPO論壇「喜願行」施總兼的精彩分享後,雨再怎麼大,還是要繞過路去領取,深怕過了兌換時效。

可見,麵條、麵包人人會做,但「喜願」所述說的故事,讓麵條已不再只是麵條,它背後有一群農人正在默默地與這塊土地共譜了一段你我所不知的「小麥練習曲」,而2011年更是他們「萬分之一」的達陣年-全省契作小麥收成120公頓,已達全台一年的進口量120萬公頓的萬分之一。

從施總兼的分享,您絕對想不到它的起源跟目前很多社福機構經營的「庇護工場」有關。因緣際會,我在2008年便聽過有人想跟農民契作小麥,打算開發本土小麥麵包這件事,想不到2012年有幸見到施總兼本尊,為了證實之前的理解,會後我詢問施總兼,他表示他不想用「身心障礙」來博取同情而讓消費者掏腰包支持,他說既然要做,就要把關品質,讓消費者真心喜歡產品,而不是一次性的公益消費。


查看網路上關於喜願的報導,可以看到施總兼的行事風格,在在與《志工企業家》書中所說的人格特質不謀而合-「樂於傾聽、行動派、時時自我鞭策、具說服力、善於動員資源」!原來只是回應彰化私立喜樂保育院院長協助年長的院童就業,就做了喜願麵包;2007年因為麵包主要原料麵粉的價格隨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而節節高升,他開始與農人契作小麥(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台灣可以種小麥);種了小麥後又開始種黃豆、黑豆.,因為知道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約30%),而農地休耕面積又超過20萬公頃

如果您以為「喜願行」只是一間麵包廠,而施總兼不過是個與農民契作的廠商,那就太輕忽了這一連串的行動,其實其已經在啟動另一波農業革命。從做麵包到種小麥,施總兼的分享讓我想起「社會企業家」這個近年來非常夯的名詞,從維基百科的定義,「社會企業家」是指透過認知社會問題後,以企業家精神透過組織,進而整合資源進而達到「改變」

除了不斷擴大小麥、大豆契作面積外,對於有意願參與的農民,為解決全台各地不同的風候、水土、地質,施總兼更是找專家協同一起尋找適合的小麥品種;對於生產履歷,學工程的施總兼即開發一個農民易於操作的平台,讓農民可以透過「按鈕」記錄農田耕耘歷程的「參與式認證」法,而這套履歷也用在消費者訂購麵包上,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在同一個平台上看到產出歷程與進度,做到完全的透明。

創業之路在在充滿不確定性與風險,「喜願行」選擇在彰化芳苑、雲林莿桐(或接下來的花蓮玉里),除了支持社區就業外,也提供都會人另一個在地選擇,當您被「喜願行」的故事感動、或被施總兼取的品名所吸引而支持喜願時,你我的參與也額外支持了40多位(未來會更多)農民共譜的小麥復耕之路,讓喜願也能早一日「千分之一」達陣。

〉〉延伸閱讀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