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汽車共享Car Sharing 都會移動通勤更輕鬆


【專欄/荷馬的冥王星】主筆/冥王星的荷馬  圖片/引自BMW Blog

面對高油價時代、停車位難求、車險直線漲……等問題,開車族的負擔越來越大,但有更省錢、有效率、又有一定品質的方式嗎?「汽車共享」(Car Sharing)就是其中一種。近年來,此種服務逐漸成為各國政府解決交通擁塞、降低環境衝擊、人們節省交通支出的新顯學。

另一方面,許多企業也將此服務視為具有廣大商機的新市場。在美國,ZIPCAR公司以此掛牌上市向市場募集資金。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至少會有10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

汽車共享的概念,最早可溯自1998在北美地區的加拿大魁北克及美國波特蘭。根據RelayRide公司(美國P2P汽車共享公司)指出,很多車輛終其一生,有92%的時間是閒置的。因此,催生汽車共享服務的原因,除了節省成本外,善用資源的觀念,也可能是其因之一。
 
汽車共享服務使用方式,多數是以駕照結合會員密碼;或者用駕照申請一張會員卡,再以會員卡結合密碼,做為啟動汽車的鑰匙,啟動後自動連結計費機制。汽車能源若維持在一定比率以上,無須另行加油。在費用方面,除了會員年費或第一次入會費外,會員所支付的費用已涵蓋燃料費、保險費、停車費等,除非發生可究責之事故,一般來說,較少有其他額外費用。

對需要開車的人來說,汽車共享服務最大優點是省錢、方便,要用車時,隨時打開手機就可找到車,還可以常常換車開、不用花太多時間找停車位、不會一洗車就下雨。而對環境及社會而言,則能有效提升大眾交通工具使用率、減少對環境衝擊、降低停車位空間需求等。

根據IMR統計,截至201010月止,已有26個國家、遍及五大洲採行此一措施,推估加總累計各家公司會員人數達125萬人、共享車數為31000台(註1)。近年來,許多知名汽車製造大廠及租車公司,如BMWFordGMHertz等,也將之視為新市場,紛紛連結策略聯盟夥伴加入戰局。據投資人士估計,到2020年全球至少會有10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

隨著關心環境意識提升、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許多汽車共享服務公司也推出混合動力車、甚至電能動力車,以降低燃油成本。對汽車製造公司來說,可結合CSR(企業社會責任)策略,運用品牌形象及產品優勢,打入新市場。

以頂級汽車大廠BMW為例,其近幾年才以「DriveNow」品牌與SIXT汽車共享服務公司策略聯盟,用BMW頂級車進入汽車共享市場。BMW目前推動此服務於德國境內3大城市,其中,在慕尼黑市試行採用新一代i系列電動車,透過與慕尼黑市政府的合作,除了停車空間的合作外,亦在各個停車點舖設綿密的加電站,確保電動車的動力。不只如此,通勤族若要進入汽車禁止區,還可以接駁BMW機車或腳踏車。

如此一來,對在地通勤族而言,頂級車BMW變成高貴不貴的品牌,開上i系列的同時,還可以節能減碳。而未來i系列新車款其內建之怠速熄火、動能回收系統,除節能外,更可達成碳中和。

這項措施在台灣合不合適呢?目前汽車共享服務在世界各國,都設於都會區人口密集或大學城,在都會區工作的上班族,可以先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至取車點,然後透過手機定位,找到離公司最近的停車點或接駁點即可。筆者詢問在慕尼黑總部工作的BMW員工,他們表示,購車雖然享有員工優惠及分期付款,但他們寧願選擇DriveNow的服務,除了成本外,更重要的是,汽車不會閒置且更環保。

都會區因為通勤及停車需求高,故很容易推行此種服務,配合最後一哩的接駁,讓通勤移動更方便。在台北市,我們有微笑單車站,設於停車場附近或上方,以利民眾借用。只要政府和民間攜手,配合接駁整體規劃,或者效法美國,在大學城試點,如此一來或可降低自用汽車擁有率,讓都會區的移動(mobility)更有效率。

1:資料來源為創新移動研究計畫(Innovative Mobility Research, IMR)。此計畫為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設立之永續運輸研究中心(Transportation Sustainability Research Center ,TSRC)的其中一項計畫。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