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響]打造蘭博的無限可能



【文/Percycola、圖/政大NPO-EMBA平台

提到宜蘭,腦海中立即浮現的畫面是親水公園的童玩節、特色風格的民宿旅店、溫泉空心菜,還有視野遼闊的綠色大地……其中最令人回味的,莫過於「深肚之旅」,這股暖和的家鄉味,始終牽引著心、誘惑著胃,每逢週休,令我心之嚮往。另外,因為太愛這片台北的後花園,不禁也開始思忖:宜蘭已經締造那麼多的魔法,還能增加其他可能?

對於宜蘭的想像,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後文簡稱「蘭博協會」)總幹事楊增泉如此描繪──像是一座無需建築物、沒有屋頂的博物館,一出雪山隧道,它的門就打開了!2001年成立的蘭博協會,成員來自飲食、工藝、生態等在地業者,希冀協助其提升博物館的經營專業,一同維護保存在地的寶藏,活化當地文化、自然資源。

理想中的蘭博協會,強調大館帶小館的策略聯盟,試圖呈現宜蘭的內涵。但實際運作上,對內如何達成既合作又競爭的關係,一起面對外部的市場機制,同時也能回應在地需求,原本就是一項艱鉅的挑戰。楊增泉語重心長地說,蘭博協會經營了10年,成員之間似乎沒能建立一個共同的價值;組織的人事異動頻繁,也造成對內或對外的互動默契、信任感屢生斷層;加上公部門財源減縮之後,協會的運作困難度益增;更關鍵的是,蘭博協會是否真的有助於在地價值傳承,並且受到在地民眾的認同?


針對楊增泉的反思,與談人暨南大學水沙連行動辦公室執行長楊志彬以南投埔里為例,提出「學習型關係」的概念。楊志彬曾任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秘書長,目前在埔里負責執行「水沙連大學城計畫」,這項計畫自20119月以來,希望打破大學的圍牆,讓暨大師生走進社區,也帶領民眾走入校園,更將學習的範圍擴及教室以外,像是與埔里觀光業者共同組成讀書會,先培養共同的知識背景與對話語言,進而用實際行動協力打造整體觀光願景。

楊志彬表示,「認同」是社區營造的核心議題,埔里文史工作者也曾有類似的質疑──當埔里人都不了解埔里時,如何吸引更多的人來認識埔里?他認為,蘭博協會面臨的困境,從樂觀的角度看待,正是一個可以重新思考角色分工的契機,如果能從傳統資源分配的關係,進化為「學習型關係」,相互觀看與瞭解,將更容易形成共識;因為透過互動,不僅能溝通觀念和想法,亦能截長補短,激發彼此的參與付出,創造嶄新的價值。他指出,埔里經過九二一重創之後,正是藉由民間組織的力量,帶領社區民眾互學共學,經過一次次磨合適應,才逐漸浮現當地自主的社區意識,提升在地人的認同共識感,攜手跨步向前。

論壇主持人、政治大學企管系教授黃秉德則從非營利事業經營管理的角度,加入討論。他表示,公益向來涉及「價值」與「價格」兩端:好的價值,需要有相對的價格來支持;而價格是否為社會買單,則與其價值的高低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參與公益,不論是捐錢或捐人,一方面是受到「價值」感召、感動而產生分享的動作,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價格」的相對合理。在此,價值、價格產生了共振頻率,形成迴圈,而能達到雙贏之效,這樣的公益歷程更能形成正向的循環。

透過政大NPO公益論壇的交流,蘭博協會的經驗和困境,真實凸顯出來,是一次珍貴且難得的激盪。或許關鍵不在軟硬體,而是強化團體的歸屬,合作共創彼此的價值,也許答案懸而未解,但至少窺見了解套的因應策略。


〉〉〉論壇推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