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丹麥卡倫堡共生園區:廢物=資源 打造綠色循環新經濟

【專欄/荷馬的冥王星】主筆/冥王星的荷馬

圖為丹麥Gefion女神噴泉 攝影/林雅婷 地點/哥本哈根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地球生命力報告(Living Planet Report)指出,人類活動所消耗之地球資源在1966年增加一倍,時間演變迄今需要消耗1.5個地球資源,才夠支撐人類一年活動;而每用一年,需要花費1.5年才能回復原來地球。如果我們不改變資源使用方式,到2030年,將需要2個地球,才夠支撐人類生活。

幸好,近年來,產業界開始用務實的眼光看待永續議題,許多企業的活動不再是一如平常,過去以為「廢物=資源」只是一種幻想,現在則以此做為策略,透過異業合作,連結成資源供應鏈,達成互利雙贏。

地處北歐、以設計聞名的丹麥,在天然資源有限、土地面積不若其他大國情況下,如何打造一條屬於丹麥人文與永續的經濟道路,實現他們理想的Tivoli樂園?

卡倫堡共生園區: 廢物即資源、垃圾即食物

距首都哥本哈根約105公里的卡倫堡市,市中心約有16500名居民,全境約為5萬名居民(至2012年止)。縣治內有丹麥第3大港-卡倫堡港,屬於深水港。過去幾十年來,透過非組織形式的漸進運作方式,進行資源及資訊的開放式交流,逐出形成一個卡倫堡共生園區(Kalundborg Symbiosis)。


卡倫堡共生園區的出現,始於1961年,其並非因環境意識所發起的,而是基於工業利益考量。當時Statoil煉油廠面臨用水需求,地下水卻不敷使用,經過與卡倫堡市政府及居民協商,共同使用境內Tissø湖水。1972年,StatoilGyproc石膏廠簽約,讓石膏廠運用煉油廠多餘的氣體烘乾石膏牆板,以節省能源成本。煉油廠則可因為封閉管線,讓廢氣經石膏廠使用轉變為乾淨氣體後排出。

卡倫堡園區內天空是蔚藍的,路邊的欄杆及樹上新綠也是乾淨的(圖右)。
卡倫堡園區內天空是蔚藍的,路邊的欄杆及樹上新綠也是乾淨的。
攝影/林雅婷 地點/丹麥‧卡倫堡
1973年,因為地方及工業用電需求,DONG Energy Asnæs電廠進駐,同時其亦冷卻用水需求,但無需到飲用水等級,因此,就和Statoil簽約互接管線,由Statoil提供水,電廠另外可運用汽電共生,再產生電能動力。而原是空氣污染源的電廠飛灰,經過管線收集後,可做為水泥廠的原料。對水泥廠而言,則是除了每年減少20萬噸天然石灰的進料成本,同時,也讓電廠最後排出的空氣,是完全乾淨的水蒸氣。
  
之後,陸續有廠商Novo Nordisk(全球胰島素重要生產公司)及其子公司Novozymes(生產酵素)等進駐,到了1989,方正式定名為共生園區。爾後隨著時間進展,卡倫堡也逐步擴大共生園區的面積及產業領域,除了工業外,也陸續加入農漁礦等產業。藥廠及酵素廠產生的天然副產品,成為農業及養殖業(魚、豬)最佳天然養料來源,肉品品質亦得以提升,增加出口競爭力。而農業的副產品,如麥桿,亦可轉換為生質能。

園區產業群聚所帶來的好處,除了因產業連結降低內部成本及外部環境成本外,同時也帶動正面社會效應,為地區及周邊居民提供多元就業機會,除了園區內直接提供的四千多個就業職缺外,還有因生活機能延伸所需之就業機會。
  
成功因素:關鍵企業匯聚搭配最適距離、具經濟誘因、無法令限制、溝通順暢

資料提供:卡倫堡地區中心辦公室
卡倫堡今日之成果,依靠的是有效的系統及互信的人們,在時空演進下逐步完成。目前園區現已設立中心辦公室,其主要功能在於對外溝通與展示,而非主導整個園區發展。整個園區產業之所以能成功鏈結,是國內主要企業能與公部門、非營利組織跨界合作,在溝通良好暢通的前提下,群聚於園區內,讓每個參與成員在園區內保有彼此產業差異,且又能形成合適的支援網絡,以確保計畫在經濟上是具體可行的。

台灣科學園區很多,使用率低的蚊子園區或基地也很多,政府現在仍然不斷徵收新土地,推出新的科學園基地規畫案。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的科學園區嗎?數量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園區規畫的思維──短期經濟成長掛帥、忽略長期外部環境及社會成本。

一直以來,政府常以低利貸款或租金水電優惠,鼓勵民間踴躍投資,現在或許可以借鏡卡倫堡,規劃出不同的獎勵政策。目前國內有些地區具備共生園區之基礎條件,企業應以開放創新的視野,看待科學園區的發展,特別是國內關鍵企業。民間相關跨界組織則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做為政府和企業間的溝通平台。


卡倫堡用四十年的經驗,說明跨產業的資源循環利用是可能的。基於歴史發展軌跡不同,他國經驗我們或許無法完全複製,但卻可縮短我們在黑暗中摸索的時間。如果我們能掌握卡倫堡成功因素,亦即:關鍵企業匯聚搭配最適距離、進駐具經濟誘因、無過多疊床架屋的法令、跨平台溝通順暢無礙,除可望大幅減少蚊子基地的現象外,相信台灣版卡倫堡亦指日可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