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用心陪伴,光亮表演藝術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圖片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八月夏末,政大NPO-EMBA公益論壇邀請「匯川聚場」的藝術總監張忘,來暢談「尋找孩子的亮點-未來想像少年探險劇團」,聆聽這位儒者風範的藝術工作者,分享如何著力藝術教育,以戲劇表演出發,協助青少年透過想像探索,發掘自信,開創表演領域的亮點。


戲劇表演 啟發未來
身為未來想像少年探險劇團團長,也是匯川聚場藝術總監的張忘,擁有豐富劇場經驗。曾任中華民國藝術文化環境改造協會理事長、第四屆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華山藝文特區管委會主委。一九九七年,為了華山閒置空間活化再利用,成立了匯川聚場;其中「神遊記」的人型裝置,現身「二0一二匯川藝術節」,又將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的歡樂氣氛帶入,搭建了「末世方舟」的移動劇場。

二0一一年,受政治大學詹志禹教授鼓勵,參與教育部「未來想像與創意人才培育計畫」,從肢體動覺智慧出發,協助青少年透過想像、探索、體驗,發掘孩子自信,「未來想像少年探險劇團」於焉誕生。這項實驗計畫,從藝術領域切入,透過戲劇表演與幕後工作的訓練,激發親子學員們探索未來、想像未來、選擇未來與創造未來的多元學習。

尊重孩子 引導想像
「把孩子的自信、創意找回來。」如果一個非專業的表演工作者在其間,盡其展現表演藝術的從零到有、受訓排練、作品發表,這是我想帶給孩子的不同體驗。張忘不時叮嚀著:藝術是天生的,只需提供一個環境來引導啟發。且讓不同聲音、孩子有著不凡的表現,尊重孩子的想像表達,才能賦予未來創作的任何可能。

其實,劇團曾有招生不足問題,直到二0一二年七月在華山公演後,才逐漸打開知名度,家長為使孩子可以加入劇團,甚而轉學來就讀。劇團成立初期,仍以適應課程為主,到了第三年才為正式劇團,由家長、老師、學生主導運作,形成自主的力量。期盼未來能與各類藝術家合作,努力擴展少年探險劇團的創意能量。

孩子動手 團隊合作
會中播放劇團上台幕後的片段,從影片窺知,包括道具、服裝甚或佈景,都是團員自己動手製作,家長則從旁協助,因而讓孩子懂得愛惜、清楚整個流程。劇團之珍貴,在於組合團員的想法,以能捕捉孩子所關注的點滴,或許不在訓練其成為專業演員,而是協助低成就學習者,透過戲劇創作的過程,找到自我與自信,建立他們的存在價值和成就感。

張忘指出,劇團也有身心障礙的成員,通常不願意與人合作,也伴隨有人際溝通、情緒問題。而戲劇呈現必須採取團隊合作,藉以鼓勵孩子培養自我表達和同理心,以能設身處地為其他成員著想;指導老師則透過演出的過程,引導學生正向價值和應對方式。之後,在表演的過程,意外發現孩子的行為,逐漸產生良善的轉變,像是不遲到、不說髒話等等,讓師生和家長,十分欣慰。

凝神細聽張忘的故事,讓我們體會孩子茁壯長成的當下,只需陪伴耕耘而已。縱使孩子亟需被原諒的時刻,倘若大人願意拿出寬容的心,愛護關懷他們,陪伴孩子度過艱難時期,即可看見重新起步的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