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人情滿荒野 環保力恆長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圖片攝影/政大NPO-EMBA平台
現代社會發展講求快速、效率,但是卻有一群人,希望能用溫柔、持續的力量,守護荒野保持原狀,遠離開發的魔掌。十月秋涼,政大NPO公益論壇邀請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李偉文,暢談「那些年,我們上山下海守荒野」,聆聽這位以環保為職志的牙醫,如何長期經營一個連結人與自然的非營利組織,使公益的種子代代相傳、年年開花,讓團隊的能量歷久而彌新。

荒野孵夢 溫柔革命

荒野保護協會於1995年成立,迄今已近二十年,始終致力環保教育推廣,鼓勵全民參與自然,共同維護生態環境。李偉文回憶,當時正值「台灣錢淹腳目」的繁華年代,但他仍隱約感覺到自己人生缺了一塊。和好友共組讀書會後,一次機緣巧聚,認識了生態攝影家徐仁修,在徐老師帶領下親睹台灣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的狀況,內心深感不捨,因而合力促成「荒野」的誕生。
荒野選擇的路徑,和許多環保團體不同。當環團上街抗爭、聚眾遊行,表現得熱血激進時,荒野卻主張「溫柔革命」、「快樂做環保」,從自身的改變開始。這種殊異的策略,讓荒野一度被批評為「打著環保旗幟在消費環保的中產階級!」然而,李偉文認為,環保從來不是「哪一場戰役勝利」、「保衛了某座森林」,就是成功,而是要長期的投入。最重大的挑戰來自整個經濟體制、生活習慣,所以如何讓人願意持續行動才最重要。

他說,荒野的策略是不批評、不指責,「但我們想辦法等待你……主動參與。畢竟外力造成的改變,壓力一走,故態復萌,但從內心自願發生改變之後,這種道德情操、或說『自我感覺良好』,才是真正的力量、真正的持久」。

基於這個信念,荒野非常重視「人」,想方設法讓人在荒野的活動中,有表現的機會,也感到被重視。李偉文指出,環保議題經常鋒頭一過,熱度也就消退,群眾便四散了,但荒野的組織之所以能夠愈來愈龐大,訣竅就是放手由志工去執行,並且信任他們。

海星策略 治理分權

談及領導,李偉文將「制度」與「文化」視為組織經營的兩大工具,制度的好處是可預期、好管理,缺點是容易用合法的手段來推翻,然而文化的形成如滴水穿石,需要相當的時間、精力,一旦建構出來,就是難以摧毀的共同資產。

「分權」是荒野的組織文化之一。李偉文舉《海星與蜘蛛》一書為例:海星與蜘蛛外型相似,卻代表不同的權力運作模式--海星是分權的代表,把它切一半,則長出新的海星;蜘蛛切一半,它就死掉了,是集權的代表。兩者沒有對錯好壞,端視組織、環境、目的適合與否,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他進一步言,當不確定性高,組織的技術愈複雜,愈適合分權。在NGO中,大部分的情況適合用分權,讓每個人有決定權。分權是一種理念的結合,而不是透過強硬的規定、處罰、獎賞。「所以,如何變成弱核心、分權而治,讓每個參與者發展自己的專長,是荒野的二十年來發展的概念;雖然我們沒有胡蘿蔔可以獎賞,也沒有鞭子可以處罰,我們還是有很多不同的力量,可以號召志工,」李偉文說。

人情醞蓄 激發能量

荒野的每一位夥伴都有個「自然名」,並自詡為追尋環保夢想的「成年彼得潘」。李偉文強調,荒野不只在乎成員個人,也在乎成員的家庭,每次辦活動都會鼓勵全家一同參與,甚至鼓勵夥伴無私地開放自己家庭,提供遠道者寄宿,刻意營造「生活上的朋友」,用人拉住人。李偉文笑稱,在荒野大家庭裡,志工是沒有工作費的,擁有的只是領巾而已,但一條小小的領巾,卻是最有力的牽絆。

李偉文認為,在華人NGO中,凝聚力繫乎「人情」,人情的深厚也反映著組織隱含的能量。人情的醞蓄無關乎胡蘿蔔(獎)或鞭子(罰),而是如何真正把「人」擺在第一位。他坦言,人人都支持環保,但頂多只會「順便做環保」,所以推動環保要把人的需求擺第一位,讓大家能夠自然而然的在生活中完成環保的動作。例如,家庭、健康、感情很重要,那麼荒野就來帶孩子、做保健、辦聯誼,讓人願意進來團體,在人與人的相處中感到快樂,自然能夠體會大家共同崇尚的環保價值,進而遵循它,甚至擴大影響。

李偉文聊起荒野,眼中閃著光芒,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彷彿永遠說不完。對荒野的珍惜,猶如他在開場白所言:「所有的故事都是從一個人開始,所有的行動都是從一個簡單的念頭開始;印度人認為,兩河交會點一定是聖地,而人與人、觀點與觀點的遇合,也一定是神聖的瞬間;不同的生命態度觸動著我,我恭敬而感恩地,領受這份荒野機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