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藝術治療的無限可能

【報導/政大NPO-EMBA平台 特約記者楊培青】

藝術治療,是結合創造性藝術表達和心理治療的助人專業;它提供一個安全的空間,與案主建立互信的治療關係,同時透過各種藝術媒材,從事表達性的藝術創作活動。政大NPO公益論壇九月邀請「台灣藝術治療學會」理事長江學瀅,來暢談「陪你藝起長大——兒童藝術治療」,聆聽這位藝療專家,帶領我們探索藝術治療的神祕花園,以及如何散播藝術的種子在各種需要被關懷、被照顧的公益領域當中,讓療癒的能量歷久而彌新。

人人都是第一名 

一開場,江學瀅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誰是第一名》,隨即點出關鍵,以開放的態度接納自己的創作,就是藝術治療的起步。故事中的大頭用心欣賞所有的畫作之後,終於體會每位參賽者心中的感動,各有不同,最後第一名得主,頒給了所有参賽者。這個故事提醒我們,每個人繪畫作品是不一樣的,比賽唯一能比的是技巧,但技巧卻不是唯一的標準,而藝術創作,只需享受創作的樂趣就好,像是腦性麻痺孩子只要拿起筆來畫畫,自然可以體會到當下的快樂與情緒紓解。


江學瀅進一步說明藝術治療的兩大取向:第一,藝術創作即治療,由克拉瑪(Edith Kramer)所倡導,強調創作及治療,利用媒材抒發情感,引導非語言表達,創作的昇華作用帶來滿足並補償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愉悅。這個學派尊重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沒有標準答案,治療師是要在了解個案需求之後,提供案主所需要的媒材,但是案主仍有選擇的權利。她提到自己面對焦慮的處理方式,因為難以掌控、無法解決的事情,自己會補償到畫畫上面,喜歡拿鉛字筆畫圖,因為它的控制性比較高,也有人喜歡用水彩或其他媒材來宣洩、抒發情緒。因此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作決定,去選擇其需要的媒材來抒發創作。

第二,藝術心理分析治療,由諾堡(Margaret Naumberg)所倡導,將藝術創作當成心理分析治療的輔助,鼓勵非語言表達,創作可以避開難受的心理防衛機轉,加速治療時間。其實,技巧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是表達出來的情緒有多深刻、複雜,縱使圖畫裡只有兩筆而已,可能都蘊藏其重要的感情。

提及藝術總讓人害怕,因為過往的藝術教育,少有探索媒材的自由,很難跳脫像與不像的刻板印象,這樣的環境,繪畫成了我們的創傷經驗;然而我們總將治療與生病連結一起,很難理解什麼是藝術治療?所以勢必得先顛覆原有框架,創造一些新的可能性,或許藝術治療的本身,就是一種藝術。

陪伴畫畫陪伴聊天

其實藝術治療運用的領域廣泛,除了兒童還含括特殊族群,像是腦性麻痺者,甚至老人族群等。基本上,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是心理治療的第一步,也是治療秉持的信念。當然,藝術治療師的陪伴有技術面也有情感面,提供可選擇的媒材和必要的技巧協助之外,偶爾治療師會應治療的需求來創作。特別是抗拒、不合作或唱反調的個案,治療師因而有機會觀察案主,在陪伴引導中,傳遞了對當下的感受,案主也會因隨意畫畫而開始與治療師建立了關係。

聊及為失智症老人做藝術治療,江學瀅說了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師大退休的顧老師,不適應退休移居美國的生活,一路都想找師大的道路,而不斷迷路走失,縱使家人送回台灣過生活,依舊一樣迷路;最後安排至養老院,才逐漸返回正常生活。江老師因此促發公益構想:陪退休老師畫畫,照顧老人族群這件事必須被重視,加上失智老人的議題,足以提出實際的研究計畫。

雖然老人族群的藝術治療效果,並非立即可見,但陪伴老人畫畫、聊天,足以提供他們紓解情緒和享受畫畫的樂趣,縱使他們的功能逐漸退化,但是畫圖本身就是複雜的心智活動,它可以延緩老化,甚至有些個案畫起童年故事開始講過去的故事,老人和其家人都非常高興,對他的過去生活有些連結、整理。

藝術治療的養成訓練

想要成為藝術治療師,必須具備藝術興趣以及對人的興趣。江學瀅表示,台灣目前攻讀藝術治療的專業人員大致分為三類:美術或美術教育科系、心理科系、社工或護理背景,如果是非相關科系的學生來讀,全部都要重讀,有些辛苦。

藝術治療師要誠實面對自己,理解自己的價值觀,隨時覺察自己的情緒,符合健康助人,亦能達到「以個案利益為原則」。特別是對人的行為或情緒有興趣,治療過程中,無須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無須有過多的感受,避免討厭、喜歡的情緒,以個案為主,為案主著想。工作過程中著重引導個案,過程比作品的結果重要,對人有興趣,才能幫助他們找到優點,同時讓案主看到自己限制。

一個又一個的療癒故事,彷彿永遠說不完。期許,我們將藝術治療的基本理念帶進日常生活裡面,用尊重、了解和包容的態度來看待各類的藝術創作活動,讓活潑的創意湧現,提供一個穩定又正向的心理支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