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聲音在那裡?

【專欄/溯溪漫談】主筆/藍士博

轉開公視,你將發現腥羶色以外的花花世界。

今年一月,因為立法院方面的杯葛與凍結預算,促使藝文界展開了一場「搶救公視」的運動與遊行。就立委方面的說法,質疑的是公共電視臺的績效不彰、營運不夠透明化,因此「代表」全民監督公共電視,是介於公共電視與新聞局之間的協調者,而非企圖威脅、控制公共電視的經營與運作。

這樣的說法自然冠冕堂皇,然而卻隱藏了應該被監督的究竟是電視臺的經營方式,亦或電視臺所播放的節目等不同層面的問題與爭議。另一方面,對於公共電視臺而言,在成立後的這十年來是否已經脫離了以往被視為是「政府的」電視臺的既定印象,讓閱聽人瞭解它的價值、與它對整個國家的公民所代表的深刻意涵,或許才是它們更迫切要達成的效果。

對於一月時的那場爭議,公視董事長鄭同僚曾經表示過:「社會大眾一直以為公視是『政府電視』,以為政府可以對公視予取予求。」就點出了問題的真正核心。正因為民眾不能體會「公共」電視的「公眾」意涵,反而停留在「公家單位」的錯誤印象,那麼如「節目預審」這種極度箝制媒體獨立經營的作法與手段,便不能被民眾瞭解、認知,進而採取抵制、反抗的手段。

因此,當我們企圖去支持公共電視臺的獨立經營、免受政黨或政權的侵犯之前,我們必須瞭解的是:公共電視的存在究竟有什麼意義呢?當有線電視、衛星電視等頻道極度氾濫之際,一家號稱獨立自主的電視臺究竟可以發揮多大的功能呢?或許,可以從幾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然後,才能得到我們之所以要支持公共電視臺的理念與結論。

首先,按照公視法的規定,公共電視是由政府每年「捐贈」九億元的方式作為其營運所需的費用,換言之,公共電視在政府資金的挹注下得以獨立於商業廣告的影響力,提供我們不同觀點的新聞、節目。也因此,我們可以在公共電視上看到專為兒童設計的〈下課花路米〉;或者是語言學習方面的〈看公視學英語〉;以及時事新聞與深入探討當前社會議題的〈有話好說〉、〈紀錄觀點〉、〈我們的島〉等等,另外更有如〈客家新聞雜誌〉、〈經典電影院〉、〈公視人生劇展〉、〈痞子英雄〉等兼具故事性、娛樂性與知識性的精彩節目。與過去為政策宣傳、美化的舊有形象,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況且,公共電視臺的節目往往針對特定議題,邀請學者專家就其立場與意見進行闡述與對話,那不僅可以刺激觀眾思考的面向,更可以照顧到部分因為缺乏商業價值而被忽視的社會議題。更重要的在於,立場並不代表偏見,更不是隨隨便便用我「感覺」到公視有特定的政治色彩,就可以輕易地將節目或電視臺的立場貶低為偏見、或者是意識型態作祟。

就我個人的收看經驗當中,最感興趣的無非是「紀錄觀點」那一系列的紀錄片。事實上,紀錄片所承載的往往是最為真實的臺灣社會樣貌,但在商業價值掛帥的臺灣電視圈中,卻沒有任何一個電視臺願意提供時段放映臺灣紀錄片,展現導演辛苦拍攝的成果。如果沒有公視,那麼不管是討論SARS疫情的《穿越和平》,或者是記錄臺灣與中國球迷在運動場旁為「自己的球隊」加油而衍生出複雜情節的《台北京之比賽》,還是記錄在日臺灣人為臺籍日本兵爭取賠償的《赤陽》等的臺灣記錄片,都不可能可以得到放映的空間與平台。

但是,那些拍攝臺灣人民生活點滴的紀錄片,不才正是我們真正的聲音嗎?那麼,將我們的聲影放映出來的公共電視,又怎麼會是政府的傳聲筒呢?所以,我們甚至可以說:公視的存在幫助了我們擁有更多觀看、思考以及創造的可能。藉由公視的幫助之下,我們的聲音也才能夠透過公共電視讓更多的「我們」去瞭解,也才能在電波傳輸與畫面放映之下,形成更加多元、豐富、不被主流的政治、商業價值所影響的「我們的聲音」。

公共電視首頁http://www.pts.org.tw/

《穿越和平》
http://www.wretch.cc/blog/davidlean/8776487
《台北京之比賽》
http://blog.roodo.com/olllp/archives/4533323.html
《赤陽》
http://tw.myblog.yahoo.com/taiwan-study/article?mid=976&next=925&l=f&fid=23

〉〉〉延伸閱讀
NPO-EMBA論壇報導:傳播權回歸公民 善用網路推公益

留言